8月24日,有消息称慧聪网发布停工待岗通知,通知称,北京慧聪叁陆零公司将于8月25日停止经营,全员停工待岗,办公区关闭。待岗期间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仍按原标准发基本工资,第二个工资支付周期开始,提供待岗期间当地最低工资的70%作为员工基本生活保障。
一位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早上上班10分钟被通知回家停工待岗。高管称公司团队决定先暂停运营,让员工回家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员工称慧聪网5、6月份的时候已经欠发一部分工资,7月份工资也是一拖再拖。据慧聪集团内部人士回应表示,北京慧聪叁陆零公司是北京电话销售公司,仅为集团设在北京的电话销售公司,是慧聪集团下面的一个小版块业务,集团其他各业务版块都正常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在一档名为《赢在中国》的综艺节目,一名张向东的年轻人曾提到,“在座的有一个慧聪网,虽然我本人经常使用慧聪网,我也使用慧聪网搜索,但我个人并不看好慧聪网,未来在那个行业只有阿里巴巴做得最好。”彼时慧聪网创始人郭凡生在节目中反问张向东:“我都这么成功了,你不信任我,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
现在肯定很多人不熟悉慧聪,也已经遗忘了郭凡生。
郭凡生曾被称为中国的“电商教父”“中国分类广告之父”;他创建的慧聪网被称为“中国最老的互联网企业”
一、时间要追随到上个世纪:
1992年,郭凡生和他的几位好友,创办了一本叫做《中国商情快报——家用电器》的杂志,将所有的家电供应、采购、招标等等信息,在经过分类、加工处理,像黄页一般整理成册。因此他也被誉为“中国分类广告之父”
随着2000年,中国互联网大战拉开帷幕,很多企业都搞起了外贸生意,阿里巴巴顺势而生,郭凡生也把自己的杂志搬到了网上,正式创办慧聪网,成为了中国第一家B2B电商企业。
在2002年时还创立了“中国搜索”,但是后来李彦宏的百度凭借对用户的精准理解和竞价排名系统,很快就占领了整个搜索引擎市场。
2003年慧聪网在香港上市,126个人因为他成为了百万富翁,郭凡生也因此身价过亿。慧聪网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原做传统行业,后与互联网相结合并成功上市的企业。
此时,淘宝网将自己的商业模式从B2B改为了C2C,将商家同样纳入客户群体,并且推出免费政策吸引大量商家进驻,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业界开始将慧聪与阿里巴巴相提并论,开始传“北慧聪,南阿里”。
2006年,郭凡生参加央视《赢在中国》,一位年轻小伙在节目向他预言:马云将在电商领域打败他。郭凡生并不看在眼里表示:我现在已经成功了,也不相信他的话。
后来这个小伙一语成谶,创办了万网,被阿里以5.4亿人民币收购,成为阿里帝国的一员,他就是张向东。
2007年,马云组织“西湖论剑”,邀请众多互联网大佬来参与,唯独没有邀请郭凡生,并且宣称“用望远镜也找不到阿里的竞争对手。郭凡生很是生气,直接放出话来说:“马云能说出这种话是他自己无知!马云不道歉,我还没完!”
之后就到了2013年,慧聪网股价翻了2.5倍,郭凡生觉着也高喊“5年内赶超阿里巴巴”,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现在的慧聪的发展也已经淡化出了大家的视线。
二、慧聪网带来的教训
在握有一手好牌的优势下,慧聪网为什么还是被阿里巴巴一路摔了下来?
首先,企业要有居安思危、见贤思齐的意识。
在这个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每天踏入的都不是同一条河流,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每天都会有一些陌生的面孔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准备取代先来者。企业只能居安思危、见贤思齐,才能预见发展大势,顺流而上。
其次,缺少核心产品或服务。
就拿BAT的做强做大来说,阿里有电商整合服务能力,腾讯有社交和游戏开发能力,百度赶上了国内搜索引擎启动的黄金时代,而慧聪的服务都是和百度、360合作的,缺少自己的主打产品或服务,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发展的主动权。
还有,商业模式有待完善。
前期慧聪专注于媒体门户,转到B2B在线交易后,中间缺少基本的铺垫,也不像淘宝那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商业前景预设,也导致公司在销售培训制度等方面有所缺欠,这也是慧聪被称为 “销售界的黄埔军校” 的原因所在。
如今,曾经扬言五年超越阿里巴巴的郭凡生已经隐退,慧聪网也在重新部署,如何学习和赶上阿里,也成为所有慧聪人永恒的课题。所以还是希望慧聪网在调整升级后,焕发出新的活力,归来亦是少年!
总结:
在阿里刚开始创办淘宝时,阿里用3年无盈利的代价,换取了大批商家免费入驻,但在当时的慧聪看来,阿里的所作所为只是螳臂当车罢了。但在两家企业相互竞争的状况下,两者对于自身的经营方式截然相反。阿里投资异常大胆,无所畏惧。而慧聪却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始终持着保守态度,不愿做出大胆的尝试。而如今的视频便是出现在这段两家企业相互竞争的时期。阿里紧跟着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进行着自身的改变,但慧聪网却仍然持着一成不变的形式发展着。新事物总是会淘汰旧事物。在故步自封的趋势下,慧聪开始慢慢地退出在大众的视野,而阿里巴巴异军突起,最终取代了慧聪,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巨头。
如果慧聪没有当时的自负,以及对自己未来规划的保守,阿里或许无法胜过慧聪。这也点醒了我们,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时刻紧随时代的潮流,并顺应潮流进行自己的改变,一味地故步自封,只能在不断进步的舞台中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