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十年磨一剑,如今磨刀5年有余,立志做银河系以内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本文共2086字,预计阅读时间预计11分钟!

根据外媒Sale Cycle的最新数据,2019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的购物车的放弃率为84.24%。这意味着大量的订单和产品在转化的最后一步被喊停。此外数据还显示,不同品类的购物车放弃率不尽相同,例如珠宝和家庭用品的放弃率分别为88.6%和88.36%,均高于平均水平。

电商产品里的“购物车”功能,就是一个一个独立性较高,复杂度较高,由多个页面页面构成的功能,其中要要考虑到物流、拆单、价格、库存等多种因素。大部分目前主流电商产品都有购物车,而不同平台对购物车的重要层级也有不同。

各平台对购物车优先级定义

淘宝

淘宝的定位是C2C,好比就像一个街边的小商店,且淘宝商家为独立结算,独立物流,对淘宝平台来说成交一单或者不同店铺成交十单,物流成本其实是一样,所以不用过多考虑单店配送的物流成本。用户也希望即买即走,迅速完成整个订单,所以“立即购买”权重大于“购物车”。(“立即购买”按钮的红色更抢眼,且在右侧,用户更易于操作)

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京东而京东属于B2C,更像一个大商场,且京东以单价偏高的家电为主,决策成本较高,用户很难做到即买即走,所以“立即购买”的场景相对较少,成立之初只有“加入购物车”,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用户冲动消费后退换货所带来的物流及人力成本。京东强化“购物车”更能达到最终统一结算,统一物流,因为送一单和送十单的成本其实是一样,但是分开配送平台就会相应增加成本,所以订单合并对于京东来说可以优化节约快递费。(但在18年后的手京新版本中,京东除“京东精选”的商品外也逐渐强化购物车的优先级,可能因为京东增加了除3C产品外的更多品类和商家,需要使用户更快速的进行决策,提高GMV)

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其中京东PC端和“手京”商品详情页的按钮展示有区别。我的思考是,PC端偏重浏览,人们普遍在PC端支付意愿较弱,且在PC端支付不太安全,所以任只保留“加入购物车”功能。对比“手京” 有2个“购物车”属性,从现在的页面布局上看,我认为京东内部对于“购物车”的重要层级也没有达成统一,“立即购买”在页面右侧用户较容易操作的区域且颜色相较于红色的“加入购物车”确明显弱化,而“购物车”属性虽然没有在重要区域,确存在按钮区域出现2处。

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同京东一样,都是以传统家电,3C数码起家。但电商线上化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多年行业的深耕、强大的物流、售后服务及信息化支持,已不断赶超,目前位于中国B2C市场份额前三强。“苏宁易购”的“加入购物车”明显重要层级较高,但估计也考虑到加入购物车后的流失情况,在操作“加入购物车”后,会弹出去“购物车结算”,但这样为了达成交易而损失用户体验的行为我认为有点欠妥。

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加入购物车与立即购买的区别 加入购物车是啥意思?

什么场景下会用到购物车?

1.还没有达到价格心理预期,需要等价格合适后再入手;2.对比同类商品,区别优劣后再决策;

3.被女朋友突然叫去干某事,需要马上离开;4.需要凑单,同其他商品一起下单购买,享受优惠;

5.目前比较喜欢的,需要待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以免造成冲动消费;6.······所以功能的广泛使用,存续,必然是因为有效的解决了某种问题,才会被大部分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所认可和所接受。

目前购物车已经成为电商产品的标配,许多电商创业团队,一开始就将购物车纳入了基础建设的范围,也就是被划入了1.0版本的开发计划,其实在决策的时并没有过多对“购物车”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电商购物流程可归纳为:开始→浏览商品→选择商品→下单→支付→完成。而“立即购买”,在用户选择商品后,将选择商品和下单无缝衔接起来,用户并不需要跳出当前页面,只需要按步骤完成对应操作即可。立即购买最大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便捷、流畅的购物流程,订单转化率更高。也正因为立即购买流程上的即时性和流畅性,冲动消费的场景下,很多产品都会突出立即购买的功能。

而如果加入购物车环节:商品详情页→加入购物车→访问购物车→下单→支付→完成。购物车提供的路径,不是连续流畅的,在时间和空间上起了缓冲作用,降低了转化率。

就比如成立四年的拼多多,成立之初到现在就没有“加入购物车”,但在成立不到三年就上市,2019年10月25号(美国当地时间10月24号),拼多多股价报39.96美元,市值增加至464亿美元,超过京东。

所以一个产品功能的最终落地,一定是需要反复考量并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将自己融入场景,应需而现。

在设计产品功能时,要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个产品功能的价值在哪里?

2.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

3.竞品有没有?我们为什么要有?4.有了会解决什么问题?没有会影响什么?5.具体要如何实施?实施的步骤是什么?

所以以上问题没考虑清楚就开始加功能、操作工具画原型,原型画的再漂亮,也只是形式而已。这样设计出来的功能真正戳不到点子上,也可能存在一些拍脑袋的想法,现在只会画原型的产品经理是越来越不被企业所需要(外包除外)。也许并非「互联网之光」不再耀眼,而只是光谱和角度都开始了变化。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10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