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拼多多,你会想到什么?
是满屏的山寨货,是点不完的砍价链接,还是低收入群体最喜爱的购物平台?
那个曾几何时打着砍价就能“免费得”的拼团APP,现如今已经可以和有着20多年发展史的电商巨头,淘宝、京东平起平坐。
仅仅用了8年时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据就已突破了8亿,收获3亿忠实用户,成了电商界的一匹黑马。
百思不得其解,作为后起之秀,拼多多究竟靠什么硬生生挤进了几乎饱和的市场,又是靠什么完成了疯狂增长、完美逆袭呢?
其实拼多多的破局,离不开这三大因素。
谈起拼多多,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黄峥。
黄峥跟所有第三代互联网大佬一样,妥妥的学霸,毕业于全球排名第8的威斯康星大学。
上学期间就得网易大佬丁磊的赏识,后拜了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为师。
毕业后,黄峥在谷歌做过高管,帮老师段永平打理过步步高生意,后来还帮淘宝做过运营。
种种经历使得黄峥在电商领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人脉圈,对于任何技术类的项目更是信手拈来。
2015年,刚刚上市的阿里巴巴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而京东的业务也做的如火如荼,此时的黄峥却想在如日中天的电商平台,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淘宝、京东的购物流程,一般是用户主需要什么便主动上平台搜索什么。这样的购物过程单一而枯燥,并且他们的商品单价也较高。
于是,他想出了一种社交+电商的新的购物模式,通过拼团的方式,让客户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
而后,拼多多便诞生了。
可是初来乍到,想要在成熟的购物机制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单是平台推广就是一大难题。
头脑风暴过后,黄峥又使出了奇招——利益诱导,让顾客去找顾客。
言下之意,只要找到一个启始客户,后面的客户就由这个启始客户去找。
这就是前些年十分风靡的“砍一刀”。
一开始抛出一个“好友砍价免费拿”的套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有人疯狂下载拼多多。
而后,老用户主动分享,邀请新用户下载拼多多参与砍价,新用户参与后又进行分享和邀请。
那些拿到不花钱商品的老用户尝到了甜头,就很难从中割舍,便会不断的主动去邀请亲朋好友去助力。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崭新的APP快速的被用户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如此循环使得拼多多裂变的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就认识到这个平台。
随后平台推出的“拉人头砍价”即可提现,也是同样的套路。
刚开始,拼多多会拿出90多块钱作为诱饵,可你若拉老用户来砍,数值就几乎不变;你一旦拉来新用户,砍价的额度就会立马接近,甚至提现成功。
你以为他们在烧钱推广吗?非也。
这笔生意怎么都不会亏,因为最终拿到钱的用户少之又少,即便能砍成功,一笔无非就100块钱。
可这把操作却会拉来无数个新用户,其中不乏将来会在平台上消费的精准客户。
省去了旱涝不保的广告费,还锁定了精准目标,这买卖还是划算的。
可是渐渐的你就会发现,砍价的数额越少却越发的难砍,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又遥不可及。
其实这就是拼多多背后的操控者,在数据上动了脑筋。
即便砍价的用户有种金钱“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感觉,却也舍不得从中脱离。他们宁愿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是有机会成功“白嫖”的幸运者。
截止2016年9月,拼多多通过这种引流方式,就吸引来了1亿多用户,到了2018年总用户突破3亿,并成功上市!
当时你可能会觉得很LOW,可那些劳心费神拉人砍价得到好处的人,却高兴得不亦乐乎。
拼多多通过这种策略,不仅快速闯入了大众视野,还成功抢占了下沉市场。
先前,淘宝的脚步也曾涉及过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是十分庞大的,除了一二线城市,在中国还有200多个地级市、两千多个县城、四万多个乡镇。
这部分人口的购买力,相当惊人。
您听说过的“农村淘宝”计划,正是淘宝早期想要抓住下沉市场的手段。
可是,由于农村淘宝的收费是比较高,很多商家没有能力承担这高额的推广费用,再加上客户对低价格的产品比较喜爱,不会刻意追求品牌和性价比。
而淘宝是以卖衣服等非标品起家,历经磨难好不容易上市,自然要提升自己的档次。
例如,不断引进高档品牌,提升客单价等,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端的消费平台。
综合这些因素,这个板块儿就始终被搁浅着。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这块市场的前景用户达到了6亿以上,而且消费者群体龙鱼混杂。
由于这批消费者,社交固化,空闲时间多,但娱乐方式少,所以购物时就会过分追求物美价廉,还热衷于各种优惠活动。
他们或许是身边没有收入的宝妈、保洁阿姨、外卖小哥,甚至是我们那刚刚学会网购的父母。
而这庞大的群体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消费不起淘宝京东上的商品。
这是一片未经雕琢的原生态场地,若是让互联网下沉,去撬动了这群人,将会前景大好。
眼光独到的拼多多便趁势而为,将早期被淘宝、京东排除在名单之外的下沉市场资源汇集起来。
借助先前提到的“砍一刀”等手段牢牢抓住了这群低收入群体的心,还成功建立了面向下沉用户的中低端供应链。
通过承接大量白牌制造商(模仿或同质化产品为主的厂家)的方式,以远低于京东、淘宝的价格,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为了让客户有更好的购物体验感,拼多多还研发出了操作起来简单易上手的独门绝技。
只要点击链接,就能轻松的将第三方平台的商品复制到拼多多,省去手动输入商品信息的烦恼。
支付方式更是实现了多样化,无需打开其他页面即可完成支付,无论是支付宝、微信,还是银行卡均可支付。
而先用后付,则更适合那些缺乏信任感、对网络购物不放松的人。
操作简单化后,便大大提高购物效率,保证人人都能玩得转。
在物流方面,拼多多首选极兔快递之类的小型的物流公司,来降低运输成本。
而这些小型物流公司因为看中拼多多庞大的订单量,也会很乐意的与其合作。
起步晚的拼多多,看似啃了京东淘宝不要的骨头。可事实上,这庞大的消费群体,足以支撑其在电商平台上的蓬勃发展。
京东的刘强东曾经说过:我们从不和淘宝打架,因为我们有90%的顾客来自于淘宝。
毋庸置疑,拼多多的客户与淘宝客户也存在着高度的重合。唇亡齿寒的道理,黄峥自然也懂,所以他更不会和淘宝正面冲突。
可是前面讲到,阿里巴巴上市以后开始追求牌品效应和高端的产品,它的模式越发正规化了。
所以就在短时间内,将一些“杂乱无章”的店铺一刀切,停业、整改,处罚。美其名曰净化购物环境、消费升级。
可这一顿疯狂整顿,叫人毫无喘息之地,使得一大批刚刚摸石头过河成长起来的店铺叫苦连天,有的只能连夜窜逃,留下一些规模尚可的大店瑟瑟发抖。
而天猫店铺的筹备上线后,平台更是将扶持的重心放在了天猫店铺上。
天猫店权重高,客户一打开页面:“黑色的猫猫千篇一律,黄色的宝宝万里挑一”。
流量被天猫吸干了,淘宝商家只能眼看着人家盆满钵满,自己门可罗雀。
此时,若想要转为天猫卖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开一个天猫店铺,单是保证金就要10w,加上技术服务,每年大约要在店铺运营中投上去十六七万。
这笔投资对于普通的创业者来讲,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坐以待毙总不是办法,为了增加销量,提高点击率,淘宝商家便想出了“刷单”、“买家秀”等,假装交易的行为。
或许你也曾留意过,打开淘宝查看评价时,成交记录中的好评千篇一律、照片整整齐齐。
其实那正是“刷单”和“买家秀”的产物。
一顿操作猛如虎,店铺排名上去了,曝光率增加了,可这样的操作无疑是违规的。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花钱请人完成了“虚假交易”,可一旦运气不佳被平台抓住,不仅会被扣分,还会面临罚款,简直得不偿失。
面对以上种种形式逼迫,先前还能在平台上混口饭吃的很多中小型卖家,就要面临“无法生存”的窘境。
在刷单与关门之间,他们选择了“集体出逃”。
而另一边,处在发展和扩大阶段的拼多多,正值求贤若渴之际,需要大量的商家入驻。
为了“广招贤才”,他们摒弃了许多严苛的要求,对送上门来的商家十分的优惠。
首先开店步骤简单,成本也低,开一家旗舰店只需要1000块的保证金。
而且不抽提成,针对销售额只收0.6%的支付手续费。
所谓拼多多平台扣点千分之6,其实是支付的费用,并不是平台的扣点。
从淘宝逃窜而来的卖家们见状欣喜若狂,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拜在了拼多多的麾下。
而且从淘宝转入拼多多的这批商家,对于店铺的运营简直是轻车熟路,分分钟就能上手。
一个需要,一个被需要,合作共赢简直不要太香。
但是,政策宽裕不代表没有制度。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拼多多制定了“仅退款”、“随时申请售后”等多种方式,来制衡那些想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商家。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商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态度,从而给客户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而买家也买的舒心,一个“仅退款”就打动了许多人,无需退货,就能拿回退款,简直不要太爽。
这一路走来,拼多多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存在。
人们或是对分享链接不堪其忧,或是对平台产品的质量心存疑虑。
可是不得不承认,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购物需求,也给微小型工厂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无形中实现了一种链接。
2021年3月,身价高达3000多亿元的黄峥“英年早退”,在潇洒捐出1000亿股份后,将拼多多交到了兄弟陈磊手里。
拼多多登顶,黄峥下山。
曾有人一度质疑,陈磊接不住这么大的摊子,但事实证明,黄峥选接班人还是有眼光的。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拼多多公布了本年第二季度财经报表,数据显示,营业收入522.8 亿元,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6%。
而那些曾经在拼多多消费额度不足500元的群体,同比消费额度增加了近2倍。拼多多总活跃买家人数8.64亿,同比增长27%。
存在即合理,当你发现一个企业突然崛起了,不是因为机缘巧合,而是因为市场刚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