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央视报道了生鲜超市“钱大妈”加盟商亏损的内幕,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的印象中,尤其是广东地区,钱大妈可以说是生鲜超市的金字招牌,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一到晚上,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队,更是向外界彰显着它的生命力。
就是这样火爆的钱大妈,却爆出了亏损的新闻,实在是出乎人们预料。
作为生鲜超市的龙头品牌,钱大妈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口碑一向不错。
在盒马、叮咚买菜等等生鲜超市杀得你死我活之时,钱大妈却能独善其身,成为“中老年人”的精神乐园,靠的就是一个字,鲜。
在中华美食的世界里,一年四季都有着其独特的食材代表,为了买到最新鲜的应季食材,消费者也会为之掏更多的钱:黄瓜要带刺,橘子要带叶,青椒不能发红,西红柿要刚好熟透……
而尝鲜这件事,在热爱煲汤的广东地区,更是大受追捧。
钱大妈的创始人,也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以“不卖隔夜肉”作为经营理念,吸引着广东的老饕们。
2012年4月,钱大妈在广东东莞开出了第一家猪肉专卖店铺;第二年,又把售卖的产品从猪肉扩充到了水产、蔬菜、水果等全品类,率先走入了社区生鲜模式,立志要做顾客“家门口的菜市场”。
为了维持“鲜”的招牌,钱大妈引入了标准的供应商体系,搭建了自己的供应链,和许多家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确保了自家产品的来源。
当然,光是“鲜”是不够的,毕竟有菜市场和超市的双重夹击,想要脱颖而出,还得有好的促销方案。
钱大妈用阶梯式打折的方式,来实现“不卖隔夜肉”,从晚上7点开始打9折,每半小时就再降低一折,等到11点半的时候,没卖完的商品就免费赠送。
如此一来,钱也赚了,“不卖隔夜肉”的招牌也打出去了,一举两得。
经营得这么好,吸引加盟似乎就成了必由之路。
从2014年起,钱大妈启动了“社区化”的招商加盟连锁战略,开始了自己的品牌扩张。
很快,钱大妈的店铺就越来越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
2015年到2019年,钱大妈共获得了5轮机构投资,开启了迅速增长之路。
作为居民手中的“菜篮子”,疫情期间,钱大妈凭借着微信商城、小程序等等一系列的功能,成功将自己的扩张更进一步。
到2020年7月,钱大妈全国门店突破了2000家,并且举办了庆典活动,用来纪念这颇具历史性的时刻。
但很快,2000家门店的高光时刻,很快就被3000家门店的辉煌战绩取代了。
根据官方数据,从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的半年多时间,钱大妈门店的数量从2000家扩张至3000家,平均每月新开142家店。
2020年11月28日,钱大妈进入郑州;2020年12月中旬,落地北京;今年1月,又先后进驻了天津、福州等城市,开始了自己的南征北战。目前,其在上海、武汉、长沙、成都、重庆、杭州、合肥、济南等全国核心城市,都开设了门店。
据公开报道,钱大妈将中国市场划分为了12个区域,预计2021年要进驻除东北外所有区域。
而它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每个省份都有钱大妈的影踪,实现“全球卖菜”的理想。
然而,从很多加盟商的视角,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月前,一个名为“傻三姐”的抖音用户,分享了自己被钱大妈坑到血本无归的经历,控诉钱大妈不合理的加盟政策和管理的弊端。从加盟起到现在,她没有一天赚到过钱。
2020年5月,她卖掉了房子,投入170万,加盟了两家钱大妈门店,一共经营了11个月。
每个月的销售额减去进货的成本,再加上盘店、房租、工资、抽成和损耗等等,月亏损金额都在3-5万元。
因为亏损,门店就一直在被公司罚款,后来又被强制断货关店,所以她只能在网上维权投诉。
至于被断货的问题,事主称是公司派来了人员做代理店长。期间因为门店剩余了大量的隔夜菜,事主发现后拿到了门店外售卖,被公司人员拍到了,因此断了货。
就此来看,断货一事似乎并不冤枉,毕竟卖隔夜菜与公司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
但就其个人情况而言,断货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店铺亏损,别无他法。
事后不久,“傻三姐”社交平台删除了视频,账号也注销了,据“知情人士”透露,是钱大妈花200万和她达成了和解。
但在她把事情曝光后,不少网友也纷纷爆料跟进,“傻三姐”的情况并非个例。
有的人说,自己加盟门店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相继投入了80来万;
有的人说,自己的店铺已经做到了地区前几名,但仍然在亏钱;
还有人说,在招商会上,钱大妈公司的人称“做钱大妈的失败率只有3%-5%”,看似宣传很靠谱,但现在他们觉得很可能成功率才是这个数字。
在钱大妈的百度贴吧上,有不少全国各个地区钱大妈店铺转让的信息,这些人经营时间大多不长,有的半年,有的只有短短9天。
这些人大多以前都是些小商小贩,加入钱大妈是为了求个温饱,但连连亏损,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只能转让。
在央视财经的报道中,对钱大妈的经营状况也做了调查分析。
作为一家生鲜超市,钱大妈吸引客流量的方式就是打折:新开的店全场8.8折,晚上七点以后更是各种折扣。
记者在八点多的时候来到了门店,发现店内挤满了等着九点后打五折的顾客,每个人都拎着满满一筐的食材和水果,但却不去结账,而是坐在店里的空地上等待。
以这家门店的猪肉售价为例,标价是每公斤32.6元,晚上九点后价格就可以降到16.3元;而当天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批发均价是每公斤18.6元。
也就是说,钱大妈卖的猪肉,比批发来的还要便宜不少。
以上海为例,从2019年起,钱大妈在上海开设门店数量超过350家,平均每两天就会开设一家新的店铺。
然而靠着低廉的价格打起招牌的钱大妈是否真的赚钱,引来了大家的质疑。
一位加盟店店长称,这个价格不是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并且只能往低了卖,不能往高了卖,能否赚钱就一半一半吧。
刚开始开店的时候,大多是保本经营,来多少卖多少;在经营了一年左右后,亏损大概在30-40万元;如果要关店的话,还要给钱大妈公司交钱。
一位已经在走关店流程的店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采访中,这位店主表示,激进的打折方式,直接导致了店铺的亏损,不少消费者专门等到打折时候前来购买,导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一年亏损了50多万元,就算低价转让店铺,也无人问津,无奈只得关店。
“百分之六七十的客人,会选择晚上打折的时候来。消费者会根据你的营销逻辑,来去适配你的政策;
作为品牌商也很聪明,设计了这个噱头,但加盟商的话,就要为这个东西买单。”
作为店长,这家门店每天进什么货、进多少量,他都做不了主。从经营的第一天起,钱大妈公司就严格规定了每天进货的最低限量和售价,一旦加盟商不遵守价格管理,就会被罚款甚至断货。
“它的价格设置必须是亏的,你只是为了吸引客流。”
而在钱大妈的官方网站上写着,门店的售价由所在地的消费力决定,然而事实上,上海门店的售价,是由客流量决定的。
钱大妈的销售体系分为ABCD四个阶段,只有客流量达到最高标准时,才能提升售价,可以不亏损。
而加盟商为了赚钱,提升售价,只能先不计成本打折,以吸引客流量。
但这样就形成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很多加盟商难以承受这种打折带来的亏损,就与公司进行沟通,但得到的回答是损失自行承担。
也有加盟商寻求法律的帮助,律师认为钱大妈公司的做法已经违反了反垄断法。
根据“傻三姐”的视频、央视财经的报道以及钱大妈官网上的一些资料,不难看出,这些加盟商们之所以亏钱,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加盟费过高;
官网显示,钱大妈的加盟费用为7万元,根据门店面积,要投入一定的装修费用,从23.68万到32.88万元不等,并且一定要在黄金地段,光接手门店就要花个十来万;
并且装修费用不包括店内的一些必需品,比如招牌、冰箱等等,加盟商还要再掏钱购买;
人工成本也不低,招到一位店长、猪肉分割师、营业员等,加盟商都要向钱大妈缴纳劳务输送费,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除去这些,再算上工资、水电等等成本,一家钱大妈的加盟店至少初期就要投入50万元。
二是进货成本过高;
按照钱大妈的规定,加盟商只能从总部进货,但总部的价格通常比菜市场高出许多;
但总部严格控制了加盟商的售价和进货量,“傻三姐”在视频中称她门店只订购了30单量的豇豆,但总部直接送来了300,多余的根本卖不出去,再加上价格受到了限制,于是只能自己吃亏;
如果被发现从外部进货,发现一次就会处以2万元罚款,并且面临总部断供的可能。
三是不卖隔夜菜的制度不够合理;
进来的货如果卖不完,也不能再次出售;
“傻三姐”曾以2元的价格,把油麦菜卖给了一位大妈,但这位大妈是钱大妈派来钓鱼取证的督导人员,于是对她罚款了2万元,还进行了断货处理;
不仅蔬菜、肉类,连鸡蛋都不能够隔夜售卖,这让加盟商亏损的概率非常大。
四是扩张过于疯狂;
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门店的钱大妈,仅仅在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就有1000多家店铺;
几乎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家钱大妈,虽然市场占有率提升了,但加盟商盈利也开启了“困难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品牌管理费、加盟后无人支持等问题,纷纷成为阻挡在加盟商面前的大山。
有人亏当然有人赚。在这种疯狂的背后,品牌方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按单店加盟门槛30万元推算,拥有3000多家门店的钱大妈,保守估计就有9亿元的资金沉淀,再加上门店每天产生的现金流,品牌方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有媒体报道称,钱大妈即将完成又一轮融资,预计募集资金20亿元,投资后估值可以达到250亿元。
在被央视财经点名后,钱大妈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声明,回应了关于加盟商亏损的问题。
在声明中,钱大妈称“加盟商经营不善”并不是普遍现象,一家新开的门店,前3-6个月被称为“爬坡期”,期间公司会为门店提供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帮扶;
度过爬坡期的门店,华南地区盈利率可超过90%,其他区域可超过80%。
钱大妈公司总经理冯卫华也表示,钱大妈公司真正收取的只有3万元加盟费,保证金到期后可退回,转让费退出时也可收回。
但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钱大妈的这份声明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真正想卖菜的是加盟商,品牌方想的已经不是踏踏实实卖菜的事儿了。
在大量资本涌入后,卖菜赚钱的速度就太慢了。
进行资本运作,最快的方法就是加盟店,不仅能保障自己的销量,还能赚一笔加盟商的钱。
加盟商亏本给品牌方打响了招牌,前赴后继的人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个时候再加盟进去的人,不过是承担了品牌的风险,口碑都给品牌方赚了,羊毛都让消费者薅了,资本也都被吸引了,亏钱的就只剩加盟商了。
好好的实体经济,一转眼就成了“互联网泡沫”的模样。
天底下的加盟,多半都是一个套路。
不管是生鲜超市,还是奶茶咖啡店,没有一条路是通往成功的黄金大道,大多都是直接破产。
就拿奶茶店来说,当代年轻人谁不想开家奶茶店,每天坐在店里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队,然后看着银行卡上面的数字飞速上涨,最终露出满意的笑容。
然而事实上,奶茶市场早已饱和,一条街上好几家奶茶店来了又走,招牌换了又换,只有大品牌的店铺才一直坚挺。
当今的奶茶市场里,喜茶和奈雪牢牢把控着头部的位置,不开放加盟;
CoCo、一点点等占据第二梯队,蜜雪冰城专注下沉市场,但这些大家熟知的品牌,加盟和投入成本相对都比较高。
不少人选择了加盟一些小品牌或者新品牌,然而这些店要么没生意,赔个血本无归,或者是被当成小白鼠,一但生意好了,立刻就会在附近开一家直营店,分走客流。
加盟的时候,品牌方和销售人员只会说个天花乱坠,告诉人活下来的店铺生意有多好,而那些活不下来的,签合同前永远都不会被知晓。
只投入十几万,每个月就能赚上几万块钱的好事,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如果直营能轻松赚钱,要加盟商干什么?
让人加盟,和指导别人炒股一样奇怪。如果有一天乌鸦掌握了赚钱的好事,那一定会先自己赚上一笔,闷声发大财,而不是举着大喇叭告诉大家:我找到赚钱的好法子了!
除非我赚钱的好法子,就是忽悠大家。
乌鸦不禁想起了童年时,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加盟广告和热线。
不管是什么早餐车只要5万,包教包会,迅速开店,成为片区早餐之王;
还是炒酸奶、做冰粉的小推车,交上几万块钱买个车,下个月就能成为小摊贩首富;
说白了,有几个不是割韭菜的?
不怕不给车,也不怕不教手艺,最怕的就是汇了钱以后,对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哪怕车到手了,钱落地也还听了个响。
但要是加盟了生鲜超市,加盟了奶茶店,等到亏损之后,还能得到什么呢?煮奶茶的手艺吗?
和骗子比起来,资本更加懂得如何让人血本无归。
什么赔本赚吆喝?那是赔你的本,人家品牌方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