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一个亲如兄弟的国家。
1962年10月18日,在经过十多天的冥思苦想后,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的毛主席终于下定了对印度自卫反击的决心。而后,早已忍无可忍的我国边防部队从东西两线迅速出击,在长达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对嚣张至极的印度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击。
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面对猛虎下山一般的解放军,此前咄咄逼人的印度精锐竟然不堪一击。短短数天,印度6个旅就基本被打残甚至全歼。尼赫鲁苦心孤诣的侵华战争很快打成了新德里保卫战,世界人民也有幸在南亚次大陆上看到了非洲角马迁徙的奇观。
而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热刀切黄油”的战争,也导致尼赫鲁很快中风偏瘫并郁郁而终,印度也彻底被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从此成为有声有色的奇葩。我们则通过这场战争维持了西南边界的安全,并扩大了在南亚的影响力,收获了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好感。
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南亚国家,长期在印度的欺凌下噤若寒蝉、敢怒不敢言。而今,北方邻国仅仅是二线部队就将印度精锐打得屁滚尿流,这深深鼓舞了巴基斯坦等国。事实上中巴关系也正是从1962年开始解冻并逐渐升温,并最终成为我们“小铁”的。
巴基斯坦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文明,但问题是古印度文明本质上是被征服文明。开伯尔山口虽窄,但从来修不起长城,于是各色征服者争先恐后地通过这条“绿色通道”涌入南亚,将古印度文明压成了秀色可餐的“千层饼”,并继续吊着其它征服者的胃口。
鉴于古印度历史和今日南亚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现代巴基斯坦的真正起源,是1947年的印巴分治。
从1600年登陆南亚次大陆开始,英国陆续打败葡萄牙、尼德兰和法国等同行,逐步取代莫卧尔帝国成为南亚次大陆的实际统治者。
但鉴于英国本土狭小且殖民地遍布全球,所以为了巩固对英属印度的统治,英国强化了雅利安人创造的种姓制度,并拉拢高种姓精英和土邦领主“共治天下”。
但问题是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印度精英们逐渐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思想,并在1885年成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即国大党。
面对高种姓的“叛逆”,英国充分发挥“离岸平衡手,大陆搅屎棍”的挑事精神,扶持全印穆斯林联盟在1906年异军突起,然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更加激化。
二战结束后,英国被彻底打回原形,对英属印度的统治更是力不从心。再加上此时的美苏积极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所以英国只能认清现实卷铺盖走人。
当然,以英国处处埋雷的尿性,它是很希望印度保持“统一”的,毕竟只有这样的印度,才能在乌烟瘴气中不断沉沦。只不过,尼赫鲁代表的国大党多吃多占,贪大求全,不仅要当印度联邦的大哥还要当爹,导致穆斯林极端不满。于是英国只能“勉为其难”地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从此南亚四大陆上有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所以印度教徒支撑的印度远大于巴基斯坦,尼赫鲁也当然不让地以长子身份自居,树立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绝不做二流大国”的远大目标。
但英国似乎并不偏爱印度,在英国安排下,虽然印度很大,但依然逃不出巴基斯坦的手掌心。
按照印巴分治的安排,巴基斯坦虽然被印度划走了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但巴基斯坦在西部占据着古印度文明发源的印度河流域大部,在东部几乎划走了恒河三角洲,迫使印度不得不借港出海。
而且,东巴基斯坦还几乎割断了印度本土和东北阿萨姆地区的联系,使得印度不仅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更被巴基斯坦割裂到几乎国土分离。
更要命的是,英国还特意留下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很快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克什米尔被一分为二。
所以,对印度而言,想要实现有声有色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巴基斯坦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将其彻底打入地狱。
关于印度的梦想,苏联表示了强烈的支持。虽然斯大林对浑身充满咖喱味的民主气息嗤之以鼻,但赫鲁晓夫作为重口味的领导人,对尼赫鲁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再加上50年代后期中苏交恶,苏联看印度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赫鲁晓夫和尼赫鲁甚至亲密到相互喂饭,俨然一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而鉴于苏联和印度打成一片,所以和苏联打成一片的美国决定第一时间和巴基斯坦开唱“二人转”。美苏争霸也不可避免地投射到了南亚的一亩三分地。
但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和美苏冷战也相当应景,但巴基斯坦体量却不能和印度相提并论。
更要命的是,虽然美国的综合国力远强于苏联,但冷战的主战场却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其次也是亚太地区,南亚属于那种比非洲还不重要的边缘,所以美国虽然是巴基斯坦大哥,但却从来不曾给过什么,甚至还想跟印度眉来眼去,这是巴基斯坦一直被印度欺负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1962年中印战争后,巴基斯坦就决心要和美国保持距离甚至划清界限了,毕竟北方邻国相比而言对印度更有威慑力。而早在1961年,阿尤布·汗政府就曾主动提出中巴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不过,虽然中巴早在1951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因为当时巴基斯坦尚是美国的盟友,再加上中印尚未擦枪走火,所以巴基斯坦的示好并未得到积极回应。但1962年以后,中巴关系升温势不可挡,随后在1963年,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精神,巴基斯坦归还面积达5310平方公里的喀拉昆仑走廊,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的解决,使中巴双方真正实现“远亲不如近邻”,双方关系也更上新的台阶。
鉴于彼时的印度因为在1962年的战争中被打得哭爹喊娘,所以其他大国尤其是苏联给予了慈母般的关怀,尤其是大批武器,这给了印度能在1965年继续欺负巴基斯坦的重要资本。
所以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后,主动出击的巴基斯坦先胜后败,印军兵临巴基斯坦边界,局面异常危急。
眼看美国隔岸观火,巴基斯坦只能向北求援。
1965年9月17日凌晨,印度驻华大使收到了一份强硬照会:“严正要求印度政府在收到照会后3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入侵并保证不再骚扰”。随后《人民日报》将照会全文予以刊登,向国际社会广而告之。
鉴于印度“不到我国心不死,不见我军不落泪”的德行,解放军从9月18日开始在中印边境集结。
9月19日,外交部再度向印度发出照会。与此同时,中印两军在西线爆发冲突,我军收复数十个要塞。
北方邻国的磨刀霍霍,让印度大为惊恐,虽然英吉拉·甘地作为印度“铁娘子”有着勃勃雄心,但老爹尸骨未寒,而且就是因为中印战争才郁郁而终的,所以印度未打先怂。
而为了强化“围魏救赵”的效果,我们还劝说阿富汗不要在印巴战争期间挑起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为巴基斯坦免除了后顾之忧。
随后,我们通过印度尼西亚对巴基斯坦提供了上百门无后座力炮、50架米格战机和3000多辆坦克,很多坦克甚至直接从现役部队抽调,帮助巴基斯坦最终稳定了战局,印巴双方最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停火。
因为北方邻国的救命之恩,所以死里逃生的巴基斯坦最终下定了决心。而鉴于中巴之间都是崇山峻岭难以走动、战争结束了援助物资还没到位的尴尬现实,巴基斯坦呼吁建设一条心连心的公路,于是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横空出世。
喀喇昆仑公路,在中巴境内分别为416和616公里,由于巴基斯坦经济和基建水平相当薄弱,当时还不是基建狂魔的我们几乎全部修完了这条天路,并付出了超过700人的牺牲。
1979年,喀喇昆仑公路正式通车,从此中巴天堑变通途。这条公路虽窄,但却横穿巴控克什米尔,起到了捍卫巴基斯坦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战略作用。
而巴控克什米尔除居高临下俯视印度,避免被印度压制,更是连接北方邻国的桥梁和将印度彻底封死在南亚次大陆的高墙,从此印度无语凝噎泪两行。
鉴于中巴友谊越来越铁,印度心里越来越着急。毕竟本来中印战争后,印度北方被居高临下压制的局面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而今中巴关系日笃,“双面打印”令印度承受不来。而且,印度一直以来都不曾放弃消灭巴基斯坦等国统一南亚的野心,所以印度开始从东巴基斯坦出手,利用东巴和西巴矛盾重重的特点,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成功推动东巴基斯坦自立门户,终于摆脱了被巴基斯坦夹击的尴尬现实。
但问题是,新生的孟加拉国虽然战斗力还不如五渣,但生孩子功夫相当了得,印度非但吃不下这个小国,反而东北地区还遭遇了非法移民的“反入侵”。更要命的是,经历了和巴基斯坦的分道扬镳,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反而开始化干戈为玉帛。
所以,印度很尴尬,为了南亚霸业,更为了有声有色大国的国际地位,印度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了核武器,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思想,并在1974年进行了“微笑佛陀”的核试验。
1998年,比国大党更激进的人民党上台,并高调宣布印度成为拥核国家。
虽然早有准备,但国际社会都没想到印度会如此不讲武德,在印度已经有了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可能像收拾伊拉克一样愉快加轻松。
所以,只能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国际社会将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身上。
而这个常年被印度“近朱者赤”的国家,也确实充分发挥了“一言不合就开挂”的精神,仅用了15天就实现了核武器零的突破。
而关于巴基斯坦光速拥核的问题,至今依然是个谜。毕竟某美根本没有默许,某法根本没有提供原料,某中和某俄更是根本没有提供技术支持,巴基斯坦强大的“自助研发”能力令人生畏。
而且,巴基斯坦的导弹射程常年维持在2000公里,也就能覆盖到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等地,让人深度怀疑巴基斯坦拥核是不是和印度有什么联系。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自信的巴基斯坦还迅速编写了中文说明书,为下一步向中国推销做了充分准备。
可以说,虽然巴基斯坦拥核和北方邻国没有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借用罗布泊搞了几次试验,但毕竟大家都是拥核国家,所以更加惺惺相惜。
所以进入新世纪,我们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更是升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除了在国际社会一如既往地力挺北方邻国,甚至不惜得罪西方国家,更在中巴经济走廊等领域给予北方邻国坚强有力的支持,为北方邻国冲破马六甲海峡困局,保证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北方邻国虽然在2004年加入了“核供应国集团”,承诺不向任何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国进行任何民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但中巴继续进行核电合作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
而且鉴于俄罗斯为了平衡大国关系,同时防止西方挖墙脚,坚决支持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巴基斯坦也“不约而同”地发起了入会申请,印巴两国再度成双成对地成为上合组织成员。
时至今日,巴基斯坦作为我们名副其实的“小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与我们有着深度的合作,是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
当然,就像丘吉尔一再强调的那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巴关系的情比金坚,首先是因为双方利益高度契合,巴基斯坦需要卧榻之侧的北方邻国确保国土安全,尤其是对抗印度的现实需要。虽然核武器威力巨大,于无声间拉平了和印度的实力差距,但毕竟是名副其实的大杀器,不能印度出个对三巴基斯坦就王炸。而且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率先使用核武器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是“杀敌1000,自损1200”的蠢主意,所以北方邻国的支持无可代替。
而对于北方邻国而言,除了双面打印的现实需要,中巴经济走廊也是最重要的能源通道,所以巴基斯坦的作用绝对重要。
所以,这种战略上的相互需要,也注定了两国之间高层互信长期领跑,民间交往则相对次要。毕竟一个穆斯林国家和无神论大国,本身就不是一个天然的组合。虽然两国之间的亲密故事很多,比如巴基斯坦拆掉飞机援助汶川帐篷,但不足以成为两国亲密无间的参考。
当前的中巴关系,亲密无间的最大前提就是印度的嚣张至极,作为美俄的共享棋子,印度虽然基本不可能大国崛起,但却有着保持统一不分离的现实意义,而在南亚这个地缘政治的边缘之地,印度的称霸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再加上印度所谓的英属印度梦,以及以对外挑衅转移国内矛盾的习惯性操作,注定了这个国家必将长期以上蹿下跳的姿态而存在,而只要这样的印度一天不消停,中巴友谊就将万古长青。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