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向我抱怨。
以前不用的钱还可以无脑扔进余额宝,赚个早餐钱。
现在余额宝和银行理财的收益越来越低,但是买基金、买股票又担心亏钱,都不知道把这笔钱放在哪里合适?
其实,我也在为寻找货币基金的替代品而烦恼,之前也试过短债基金或者银行活期理财产品,但收益率还是一路走低,体验不太好
最后决定牺牲部分流动性,至少持有三个月,用“固收+”基金作为替代品。
因为它不如货币基金灵活,需要更高的收益作为补偿,所以我在筛选中设置了两个条件:每个季度都是正收益,年化收益要达到5%以上。
经过一番筛选以后,找到4只符合要求的基金,从历史数据上,长期效果还不错。
安信稳健增值
这是一只大家口口相传的神奇基金,2015年成立至今,连续23个季度的收益都是正的!
而且,每年的收益都在5%以上,成立至今的年化收益达到了7.21%,最大回撤只有-2.61%。
这只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跑赢银行活期理财产品,它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一年期定期利率+3%”,每年的目标是为投资者获取4.5%以上的收益。
他们采取的投资策略是比较保守的,先算清楚上季度赚了多少钱,以及下季度债券能提供多少钱,两者相加,决定了下季度的股票仓位高低,这样大概率是不会亏钱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上个季度赚了1万元,手上的债券在下季度会有2万元的收入。
我就可以用这3万元投资股票,或者在股票中投资10万元,但设置30%的止损线。即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保住本金的。
安信稳健增值就是通过这个策略,实现了连续23个季度正收益,长期下来也有不错的收益。
交银优选回报
交银优选也是一只所有季度都赚钱的基金,成立至今已经有19个季度取得正收益了。
交银有一系列“XX回报”基金:优择回报、多策略回报、周期回报、新回报,简直就是“大家一起来找茬”游戏。
这系列基金成立至少5年了,采用同样的管理思路,年化收益都在7%以上,最差的一只也只有3个季度是亏钱的。
交银优选是其中的佼佼者,没有一个季度是没亏钱的,而且最大回撤只有-2.09%。
如果细看的话,2017~2019年的最大回撤都在1%以下,换句话说,它基本没怎么跌,净值在不断创新高。
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出现在今年3月份,应该是没有及时减仓造成的。
交银优选的股票仓位一直维持在10%以下,近两年才加上去的,去年3季度达到巅峰18.36%,随后减仓速度不够快,也就没躲过这波下跌。
另外,交银优选还可以通过打新股增厚收益,为此它长时间限制大额申购,直到前几天才取消限购。
唯一担心的是基金经理的更替,“XX回报”系列成立以来,是老将李娜管理的,去年12月交由王艺伟管理。这位基金经理是在19年才开始管理基金的,投资经验不足2年。
不过现在看来问题不大,今年春节后被砸的大坑,过去的一个月已经收复了一半的失地,王艺伟的管理水平还是在线的。
景顺长城安享回报
相比前面2只基金,景顺长城安享回报出现了一个季度的负收益,不能保持“季季红”。
它的业绩基准和安信稳健增值是一样的,每年的目标是为投资者赚取4.5%以上的收益。过去5年有3年是达标的,2018年差了一丢丢,成立至今年化收益也有7.28%,整体还是不错的。
只是它的业绩有点飘,前三年默默无闻,近两年突然爆发,主要因为基金经理喜欢在股票上做择时,好在成功率挺高的。
无论是近两年突然加大股票仓位,还是18年的减仓,基金经理都成功踩对了牛熊转换的节奏。
难得的是,股票仓位加大后还能控制好回撤,19年最大回撤只有-0.8%,20年的最大回撤为-2.45%,主要是疫情黑天鹅导致的,也不能怪在基金经理头上。
南方利淘
和景顺长城安享回报一样,过去5年出现了一个季度负收益,不能做到“季季红”。
它也是一只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三年定期存款利率 + 2%”,每年的目标是为持有人赚取4.25%以上的收益。
过去5年中有3年达标,2016年差了一丢丢,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是7.38%,整体收益情况良好。
前两年回撤控制得好,是因为前期的股票仓位较低,在10%附近徘徊。近三年股票仓位开始逐渐走高,回撤也随之变大。
去年更是夸张,股票仓位全年维持在20%以上运行,导致最大回撤达到-3.29%,是4只基金中最高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它想要参与新股打新,需要持有至少1.2亿元股票,而它的总规模还不到6个亿,导致股票仓位被动处在高位运作。
今年依旧维持着24%的股票仓位,被迫刷新了历史上的最大回撤,达到了-3.85%。
好在爬坑速度够快,现在已经收复八成失地。
最后还是要多提醒一遍,这些基金需要至少持有三个月,也适合作为家庭应急资金(长期不用,急用的时候可以及时取出)的管理工具。
另外,如果持有一年以下的话,建议申购C类份额,手续费会便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