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刚过,马云就带着“十八罗汉”,在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此时刘强东刚24岁, 他从深圳的一家日企辞职,揣着2万多人民币,在北京的中关村租下了一个柜台。
从1997到2000年,中国虽然涌现出一大批电商,但日后在电商界真正叱咤风云的淘宝和京东,此时都还没有出现。一晃20年过去,中国电商历经诸多此起彼伏,以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相继涌现。
总的来说,过去二十年,整个电商行业还是处于疯狂生长、肆意扩张的状态。但今年,这样的势头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方面是行业被敲打和规范,一方面则是因为消费趋势变化了,越来越多人开始理性消费。
当市场不再是弱肉强食,就会出现更加公平的竞争。铺天盖地的广告少了,繁复无比的套路少了,现在比的是哪个平台服务更好,性价比更高,将选择权返还到消费者的手中。
在如此背景下,就倒逼各个平台不再藏着掖着,而是使出杀手锏,而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之间竞争的方式,就主要分为了“多、快、好、省”四大类。
首先是多,就印证在天猫身上。不久前,阿里正式宣布要以消费者为本,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今年的天猫双11活动,阿里就弄来了很多大牌新品,足足有29万商家参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尽可能地满足消费需求。
其次是快,这次京东就玩出了花样。依靠“仓储+物流”这个自建供应链,今年双11京东上线了“小时购”业务,实现了部分产品“小时达”,甚至还宣布把物流速度压缩到分钟级,充分发挥物流优势,用效率来服务大众,进一步加强了平台“快”的属性。
紧接着是唯品会,“品牌、正品、特卖”不是说说而已,唯品会的业务模式和主流电商的业务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其独特的会员制模式,以及与大牌们深度绑定,让它得以在电商赛道上站稳脚跟。这次双11唯品会就通过在供应链上持续发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大批高性价比的热门正品大牌。还联合顺丰速运开创的上门换购服务,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实现了商品的更换。
最后的省无疑就是拼多多的标签,这次双11不同的是,拼多多除了一贯强调便宜属性,还启动了类似满减的做法,总之从商品价格来看,拼多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难看出,在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中国电商正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力。这种竞争是好事,是回归到良性竞争,真正的可以持续推动行业进步,而这也是我们消费者最希望看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