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翻译是什么工作(战地翻译是什么职业)

在新疆库尔勒的戈壁深处。金戈铁马,炮声整天。“国际军事比赛-2019”正在这里火热“开战”。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4大洲12个国家不同肤色的陆军精英们展开沙场竞技、巅峰对战。在这个“战场”上有一群红袖标,他们比参赛军人们还要忙碌。

赛场上最忙碌的红袖标

“战地”翻译官:说话请排队

在库尔勒赛区,满场飞奔的工作人员当中,有绿色袖标的安保人员,有黄色袖标的助理裁判,但最忙碌的还数红色袖标的翻译人员。之所以把袖标做成最耀眼的红色就是为了能让参赛队员一眼就能找到翻译。因为参赛的国家来自全球各地,非常多样化。 他们要在同场竞技,需要翻译作为“桥梁”。

“可以说这是军中的奥运会,但是因为比赛的专业性与危险性,我们却不能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落在我们军队身上。”中校张小红已经是第2年参加翻译工作。她介绍,随着我国军队人才建设的进步,军中的翻译人才很多,特别是边防官兵,有大量的英语和小语种人才,但他们往往担负着频次极高的边防会晤的翻译工作,所以没有办法来支援,只能从全国的各个战区、各个军校去调。

据了解,这次比赛一共调集了88名翻译人才,服务于数百名外籍官兵。“相当于一名翻译,要做好5至6人的翻译保障工作。而最忙的两名翻译要对应着20多个外军。可以说除了睡觉时间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得陪着他们,这辈子从来没说过这么多的话。”张小红说,外国士兵来到中国啥都好奇,这些士兵们都排着队找他俩说话,嗓子都哑了。

交流的纽带,友谊的桥梁

翻译们来自各个军兵种,专业各不相同,对比赛中使用的远程火箭炮、自行榴弹炮、速射迫击炮、火箭筒、防空导弹等装备不可能每个都了解。大家面对这些陌生的比赛专业术语,只好死记硬背。据介绍,最复杂是“军械能手”比赛,需要翻译火箭炮,榴弹炮,高炮的拆解,涉及大量零件的专业名词,光是高炮就有80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专业名词。为了背熟这些专业名词,翻译们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学习。“本职工作还不能丢,相当于干了两份工作。”一名翻译说。

比赛中的难题就不少了,生活中的难题更多。11个外军代表队的队员分别信奉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等,有不少需求非常的特殊。“有的国家官兵需要时常做礼拜,跟我们要小地毯。”张小红介绍,这些需求对于参赛官兵很正常,但对于我们就比较犯难。翻译官们对这些细节严肃对待,尽全力满足外兵官兵的需要。

不过辛苦也有回报,翻译官们不仅牵起了一条沟通交流的纽带,更搭建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库尔勒赛区的接待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对他们的尊重,而这个尊重是相互的。”张小红说,“不长的时间大家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外军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3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