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是改革开放以后衍生出来的产品。属非药品类,对人体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大多价格昂贵,鱼龙混杂。有的产品厂家宣传得天花乱坠,功能涵盖许多方面,其功效到底如何,吃之前消费者无从知晓。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保健品刚出来不久,依赖明星的广告效应,如同发明长生不老药一般,令消费者趋之若鹜,使用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
那时买保健品像赶时髦,在国内旺销过,且成为身份地位的某种象征。攀比风气一度盛行,哪个家庭买得起保健品,证明哪家有经济实力。
后来人们渐渐变得清醒理智,发现购买的保健品并非如广告吹嘘的那么灵验,可以包治百病。吃过规定疗程后,身体内某种疾病未见好转。
随后消费者质疑声不断,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将保健品与药品划分开,不要求其具备治疗效果,保健品开始慢慢降火。
仍有部分人一直是这些产品的忠实消费者——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健康走下坡路,非常渴望借助外界某种神奇力量延缓日渐衰老。
他们年纪大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差。保健品推销员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容易说动他们,乖乖拿出几十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部分或者全部钱财,几千,上万,甚至更多用来购买。
文化低的人容易被洗脑,被骗的人中不乏一些学校老师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某大学退休老师去世后,儿子从床底下搜出2三轮车保健品。
保健品属于极度暴利,其它产品百分之百利润算很高,而保健品最高可达近千倍,着实吓人。
这些花“重金”买回来的产品,对身体健康并非有利,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多吃新鲜的肉蛋奶和蔬菜水果,才是最好的养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