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红书虽被恢复上架,但用户可曾想过,一个只种草点赞、却没有差评避雷的平台,它的可信度还有多少?
当商业变现和内容真实性只能二选一,小红书的选择只能倾向前者。
植入广告套路深,真实分享式微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普通用户能发声,网红带货也能发声……
曾经有不少用户悉心打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只为分享自己比较成功的购物案例,小红书当初起家的核心优势就是以真实性说话, 并且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了很多女性用户的认可。
但到如今,普通用户真实的购物体验分享越来越难找,有不少人发现:为什么我们点进去的页面,都像是广告?
道理很简单,普通用户不加修饰的使用体会,没有跌宕起伏的购物“奇遇”,歪七竖八的拔草照片,自然比不过为带货写的那些精美文案、令人垂涎的产品GIF和精彩的购物故事。
所以普通用户的真实分享多半被淹没在广告中,乏人问津。
而小红书上的广告,实在太有迷惑性:
某女叙述自己用了三年,花掉快40万的积蓄去整容的经历,配上整容前和整容后的照片(艾玛,这是一个人吗?)
尽管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广告,但看看评论,清一水儿地询问是哪个医院。
这其中暗藏的玄机是,正主某某医院潜藏在水下,引发人的极度好奇,但即便是众多人询问,她也没有公开哪家医院,而是通过私发的方式告知,一方面使内容看起来不那么像广告,一方面引起更多人的询问,从而获得目标客户。
整形医院是否正规?执业人员是否有资质?收费是否合理?这些都和发帖人无关,发帖人只负责收钱导流,出了问题也难定责任归属。
这真是玩得一手好套路。
伪科学泛滥,难以鉴别
除了无处不在的隐形广告,小红书上也有很多伪科学的分享帖,其中不乏真伪难辨但有很强吸引力的内容:
该介绍实话说解读君是看不懂的,搜索了一下,原来“生酮膳食疗法”在早先被用来治疗癫痫,现在居然成了风靡一时的减肥良方。
且不说减肥效果,该介绍最后也说,如果过量会导致“酮中毒”,但是这个量是多少,怎么衡量,并没有说出标准。如果贸然使用该方法减肥,出了问题谁负责?
看评论,不乏有人出现问题,身体疲惫、头疼、睡眠困难……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这样不清不楚、不负责的内容不在少数:
看上图,可怜生活费才600的学生,也要面对忽悠,真以为努把力就能白成一道光?
还有各种神仙美容、养生、防脱发秘籍,各种清肠排毒茶、子宫排毒茶,减肥产品……
当甄别内容真实性科学性的重任落在普通用户身上,出了问题该找谁?恐怕只有自己承受。
看似分享好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满屏炫富之风
要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就要攻心为上。
在小红书,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分享那些让自己看起来有逼格的,譬如豪车、美女帅哥、豪宅、度假销金窟……这其中固然有商家的手笔,也有少部分用户自然而然地炫耀。
别人的生活总让人心生向往,消费至上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刷手机的人。
LV、Gucci、浪漫的布达佩斯再配上类似“女孩子一定要宠爱自己,在大好年华,就用最好的犒劳自己”的文字。看起来如此美好又正能量,如果你信了,怕是无心工作,就等着被掏空钱包,刷光信用卡,很多裸贷女孩就是这样一步步泥足深陷。
数落了小红书的那么多不靠谱之处,解读君真有点怀念当初,那个真实又纯粹的小红书。
如今的小红书被商业重度侵蚀,早已不再纯粹。
从形式上来说,小红书再也不仅仅是一个海外购物信息平台了,它还是一个购物平台、一个种草平台、一个短视频、直播娱乐平台、一个分享互动的社交平台……
内容的繁杂使得它失去了当初独特的性格,沦为了商业内容的集散地,真人分享与商业化内容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区别。
内容代写代发、刷量做排名、头部KOL、软文等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产业链,虚假广告也屡禁不止。一个追求商业变现却忽视了真实性的平台,其推荐的内容还有多少可信度?
消失在公众视野的聚美优品似乎就是前车之鉴,小红书怕是再难回归纯粹,也再难找回当初的公信力。
一句话,人设崩了,想再找回来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