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是指网站搜索引擎上,根据用户的搜索、关注、浏览、点赞、转发、评论等数据,进行有关算法处理后,推送出的关注度和搜索量最高的新词。
热搜,是主导网友视线的最有效的引流工具, 也是实时舆情的反馈,还是在短时间内获取热点的便捷通道。但当热搜成了买卖,被人操控,用来引导舆论、封锁消息时,其价值就大大减弱了。
上热搜还是下热搜?
2017年1月7日,“紫光阁地沟油”在某社交平台的热搜榜排名第11位。这件事引发热议,有媒体调查发现,此排名收费约3.5万至4.5万元。“花钱就能上热搜”第一次走入了广大网友的视线。
手段主要是买榜和刷榜,比起微博官方买榜,成本更低的方式是找第三方机构刷榜。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家推广公司报价:热搜前三5万/小时,前五4.5万/小时,前十4万/小时,一天24小时保持在热搜榜就是几百万。
在这背后,一条分工有序的“产业链”业已形成:有人设计“肉鸡”、控制他人手机;有人甘当水军,在家点点鼠标就赚钱。甚至一些平台也参与进来,兜售榜单位置、搜索排名等指标。
于是,舆论成了营销,热搜变为生意。
操作方法一般而言,先是由公关公司或广告代理商策划好内容和话题,在启动预热后,拉拢一些微博大V助推,形成热门话题。
一旦形成热门话题,就相当于在微博这个“广场”进行了话题设置,在网民的围观下,话题迅速得以发酵。搜索的人多了,自然就上了热搜了,这种方法就是刷榜。
2019年11月27日凌晨,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过程中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35岁。网友们质疑节目组存在重大过失,而后节目组发布了高以翔的死亡声明,再次因为其敷衍的态度被群众怒骂。
事发后,某社交平台前50条热搜中,娱乐方面有31条,与高以翔有关的只有一条,令人费解的是,随着网络讨论热度的逐渐增加,他的搜索指数反而逐渐下降。
神奇的是,另一家与该社交平台匹敌的作为热点榜单的娱乐榜单中的前十条,高以翔竟然占了五条。
压低相关平台的热搜指数,控评、删帖、请网络水军,资本的力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网友们对热评消失已经习以为常,粉丝们路人们疯狂刷屏的热搜话题指数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网友们捏造出来的词汇,汇集了流量,成了热门。“真实”的是键盘前人的手指,是隐藏的人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热搜的存在,只是对人性短暂的放大。
网络留下的是时代的烙印,反映的是公众的心声,但掺水的数据、虚假的点击,并不能成为这个时代有说服力的注脚。
提醒
面对这样一个网络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擦亮自己的眼睛,不信谣更不传谣,不要当网络水军,不要做谣言的制造者,更不要做沉默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