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剁手陆陆续续收到货物,除了每天拆快递的快感,还有看看钱包就肉疼的痛感。
朋友说,被双十一规则弄得晕头转向,抱怨规则来点简单的不行吗,也就跨店满减来得直接,其他规则研究不透,店里的满减加上最后跨店满减,感觉省了点钱。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很多店铺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满减”越来越受欢迎,之前的打几折几折的销售策略慢慢被满减代替了,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账户的存在
上面提到的大行其道满减券代替打折,最主要的原因是满减券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和“心理账户”有很大的关系。
- 什么是“心理账户”?
请试想这样一个实验场景: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你发现弄丢的是音乐会门票,你需要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人都回答说不去了。
其实,不论是丢的200元的门票还是200元的电话卡,从损失金钱的角度上没有区别,为什么人们的决策差别这么大呢?
这就是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所谓的“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它指的是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比如上面的实验场景,人们把电话卡和音乐门票归类在不同的账户里,丢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这个账户里的预算和收支,因此不会对去听音乐会这个决策有任何的影响。
而丢了音乐会门票,去听音乐会需要再买一张门票,就意味着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音乐会门票和后来要买门票的钱在一个账户里,显然是不划算的,也就导致最后的结果。
- “心理账户”和满减的关系
假如我们要买买100元的东西,我们看看打折和满减的差别。
首先买100元,打八折,我们只付款80元就可以了。虽然打了8折,我们省了20元,但是从心里账户上,就只有80支出的账户。
如果是满减呢,难100减20元,给我们的感觉好像买了东西又有意外之财的感觉。当我们计算满减的时候,有两个账户,一个是80元支出的心理账户,一个是20元的意外账户。
很多人双十一会买上千的东西,满减的金额会上百,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钱 是很客观的。作为全职妈妈买一家人的东西,总消费高,满减金额就多。对于商家来说,打折和满减给顾客同样消费优惠的额度,却能给顾客更好的体验,当然会作为主流推广方式。
- 满减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影响
今天有体验了一把满减。去超市给孩子拿外套,活动是满100减20。买了两个外套花了290元,导购劝说,让我再看看买点东西凑300,减60元。又去给孩子买了几条内裤花了49元。收银员的意思是我必须满300给我60元的券,而不是290+49=339,然后减掉60元付款279元。也就是说,满300减60必须消费300元,并不是满300就给减去60元。最后又给而已买了一个玩具凑了300,顺利满减。
什么感受,马上快凑百可以满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要赚便宜了,不凑够就难受。一次一次享受满减,感觉赚大发了,其实并没有少花钱,买了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并且参与满减的东西也是特定的。
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 知道自己要买什么
消费规则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多种规则一起上阵,我们很难识破,最后乖乖付款。面对如今的消费规则和市场,要做到理性消费,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需要什么买什么,目标明确就不会被规则牵着鼻子走。
- 制定消费限度
每个月在哪方面花多少钱,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尤其像双十一这样的活动,更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消费限度,这个双十一买什么,花多少钱,提前做好预算,最好把多余的钱另做安排,放在没绑定的银行卡里,以此限定自己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这个双十一中满减的坑了吗,买的东西都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