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电视剧都叫肥皂剧,例如《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神探亨特》、《豪门恩怨》、《鹰冠庄园》、《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等等等,可以说我们现在还在看肥皂剧。
在我眼里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都是肥皂剧。
一会儿告诉你这家肥皂公司有多牛。
在西方人眼里,电视剧就是肥皂剧
肥皂剧(soap opera)是个外来语,八十年代有段时间我们翻译成“泡沫剧”,被解释成“无聊的、没有营养、毫无文化贡献只供美国市井小民消遣的电视短剧。”听上去像是东北二人转或是如今的抖音喊麦,格调偏低,属屌丝文化之列。
其实美国人自己也看不上肥皂剧,欧洲人更是心生排斥。
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娅·罗兰就曾在传记《生活与爱情》里提到——“好莱坞那些大佬们想让我整容,演几部电影就跟我签肥皂剧?!哼,他们甭想!”
让她演个肥皂剧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意思。
《加里森敢死队》“戏子”、意大利籍演员西萨尔·达诺瓦腔调也是拿捏得死死的,《加里森敢死队》之前他从没演过电视剧,哦不,是从没演过肥皂剧。当他接到剧组的邀请时是一百个不情愿一千个不乐意——“我难道堕落到去演肥皂剧去了吗?”要知道,西萨尔当初被人请到好莱坞是拟定他演电影《宾虚》男一号的。虽然因为偶然因素被Down掉,但他心知肚明,一旦演了肥皂剧,这个大银幕就再也回不去了。只是《加里森敢死队》导演盛情相邀,说“您是本剧第一个被邀请的明星”,西萨尔最后才欣然应允。
主要是年龄也大了,岁数不饶人啊都四十一了。
这家肥皂公司是有多牛
肥皂剧确实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家印象里这是“给娘们儿看的”。
话说美国由于经济发达,他们的中产家庭女主人很久以前就不用上班了,在家做饭带小孩儿吸地,这个中国的女生们也别眼气你们也快了。
所以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他们的广播、电视广告就以家庭主妇为主要目标消费人群,年龄为18岁-48岁女性。于是,广播剧、电视剧理所当然成为肥皂、洗衣粉最理想的宣传渠道。
1922年8月22日,这是一个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日子,肥皂剧这一天起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广播当中。
1954年美国播出第一部彩色电视剧《婚姻》(The Marriage),肥皂广告又追到电视机里,而且几乎都是一家品牌。
一些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现在谁还用肥皂?肥皂有那么大用处么?
虽然我们八十年代以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拿肥皂当个宝似的(那时候还叫胰子),甚至用它来洗头(那时候没有香波,不知道什么叫soap),但现在一走进超市,满眼望去——汰渍、碧浪、舒肤佳、玉兰油、海飞丝、飘柔、沙宣、激爽、潘婷、佳士洁、润妍……有多少清洁用品?干嘛要用肥皂?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以上那些品牌它们都是一家公司旗下产品——“宝洁”。
美国人所说的肥皂剧,这个“肥皂”,就是指宝洁。
因为宝洁最早是生产肥皂的。
大家伙可能会问,裂变出那么多小弟吃多了么?耍我们嘛?他们是想赚钱还是想开心?
no,no,no, 人家只是市场细分工作做得好,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人群量身订制。
在广告学里,“宝洁”是市场细分的优秀个案,经常被人拿出来讲解举例。
不仅如此,还有SK-Ⅱ、护舒宝卫生巾、帮宝适纸尿裤、登喜路香烟,更加丧心病狂的是甚至居然还有品客薯片!它们统统都是宝洁旗下产品。
我们在电影《喜剧之王》结尾看到周星驰和张柏芝《雷雨》演着演着就莫名其妙抓起一筒品客薯片大嚼特嚼,讽刺以往影片中的强性植入,同时我们也能看出周星驰脸上是很得意的,那是一种大师级演员也掩示不住的得意,因为周星驰自己投资的电影得到了宝洁公司的赞助(其实还有百威啤酒)。
受到人类传播史最强赞助商青睐,做为一名影视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个脸上更有光彩的?
再说说标志上这个“P”和“G”的故事
宝洁LOGO上这两个字母,P和G,分别代表着两个人名——Procter & Gamble。
威廉·普罗科特(William Procter)和詹姆斯·甘波尔(James Gamble)。
虽然现在被评为美国史上十大最佳创业拍档之一,但这对兄弟可不是好基友什么的,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互相看不上。但他们俩有个共同的岳父,也就是说他俩是一对连襟。
这个岳父比较强势,让两个女婿各凑了3,596.47美元(不知道为啥这个数字这么扭曲),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成立了一家公司,专事生产销售蜡烛和肥皂,这个时间是1837年10月31日。
彼时正处于美国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零售瘫痪,银行成片的倒闭,并不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但这老哥俩都是犟种,誓要一条道跑到黑那种。靠着一块小小的肥皂,从一个家庭小作坊起步,筚路蓝缕,坎坷前行,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一路走到今天的世界五百强!
如今宝洁不仅是世界五百强公司,综合实力还排在五百强前十!
当你每晚坐在电视机前安心欣赏各种“肥皂剧”时,当荧屏上浮现诸如此类的广告,你似乎应该意识到,这是“比你有钱的人仍比你拼命百倍”最好的例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