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点好玩,也不知怎么的,一看正经文字就头晕眼花的。忙了一阵子想放松一下,一看共读群里大佬发来一张二维码问卷。打开看看有AB两张图要选择一张,上面画的是核桃包。盯着两张核桃包看了一会儿心想,这不是一样的吗?
再回去看看说明,是让选包装,明白了。图A呢感觉核桃包在整个画面中不是太突出,看完了没有什么感觉。B图核桃包在黑色圆盘中很亮眼,图中元素圆的圆,方的方,搭配和谐。核桃包旁边还有个大大的“软”字,肯定是选B。
想着没人会选A吧。没想到,一会儿陈大佬说他选A,理由是:A款版式有层次感,第一视角logo、产品,调性更为丰富,底色纹路肌理有质感,相对来说B会明亮清爽一些,但是过于单薄。
我想这都怎么看出来的?A能看出这么多东西吗?B很明亮清爽呀,怎么还单薄呢?
过了一会儿,青大佬出来说她选A,理由是:整体风格清新自然,有一抹淡绿色。
有一抹淡绿色?我看了半天模糊的A,没发现绿色。然后看了看B图中核桃包旁边的小绿叶似乎不像是一抹淡绿色。再回头看A,好家伙,原来A图有褶皱的底色,是淡绿色的。
难怪大佬们都说什么层次感、丰富感……本脑残没看见。并且是反复看,经过提醒看,好歹终于看见了。设计师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吐血。
果然画眉大佬也出来说选A,按照她喜欢玩儿那个叫什么香的,沙堡香(忘记名字了,形容词记住了),她一定喜欢A。
果然很戏剧效果,然后又了解自己多一点。其实不管是细致还是粗犷(不知道这个词合不合适)都是特点,主要看能不能发挥作用。比如选B的可能比较注重抓重点,就是想想身边细致的朋友会不会经常被我们气得够呛,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似乎非常有可能
继续学习手艺吧。
昨天我们学习了逻辑操作符(Logica lOperators),就是那个表。然后布尔值只有两个:True和False。
今天学习布尔运算操作符,不深入学习了,我们就是把单词捡一捡。
针对布尔值进行运算的操作符很简单,只有三种,即,与、或、非。
与、或、非分别用and、or、not表示。
True和False之间与、或、非的关系一共10种。知道就行了。
然后,书里介绍了一个列出质数的流程。我们把基本单词和语句列一下。
- if/else 语句,实现流程的分支功能。
- % 是用于计算余数的符号。
- = 在python中的含义是“赋值”(Assignment)。
- 变量(Variable)、常量(Literal)、循环(Loop)。
我们看看从“算法”中,能学到些什么?
算法就是程序员经常用的词“优化”。
文中把列出质数的程序简化了一个版本。曾经听说实现同一个结果,不同的程序员用的语句完全不同。对计算机语言精通,并且逻辑清晰的程序员也许一行代码实现的结果,换一个也许刚入门的程序员,也许需要几十行上百行代码也不一定。
所有的工具都一样,效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是不是可以用治好一个病,药方跟药方之间的差距,不知道能差出多少条街的既视感。
文中的例子是这样的:经过多年教育,
真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人还是少之又少一样。值得用文字写出来的是思想,值得用代码写出来的是创新——起码是有意义的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有思想、能解决问题,这是另外一门手艺——需要终生精进的手艺。
其实你看,不管学什么,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用“,都是解决问题。如果不实践,学很多知识其实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就好像我们讨论学习中医的相关知识,然后总是觉得和知识之间隔着厚厚的毛玻璃墙,我想了一下,是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的机会。
成功一次就会用一点是真的。最近我告诉一起打球的小伙伴,拦网的时候要真的想把球弄过去,否则手都碰到球了,反而让它掉下来,是心里没谱的反应,只要成功一次就会了。
果然,她坚决地做到了,非常开心。然后我自己拦网的时候却想着自己个子不高,拦网够呛,其实我也摸到球了,但是从心理上就没有拦,我咋那么会教人家呢?教练看了我的拦网,说了句要拦网真的拦网,然后就走了。现在该我去实现成功一次的见证奇迹的一刻了。
好了,需要学习的道理都在灰色字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