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四大名著》,我们马上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四本书各有所长: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型历史剧,看完它,你就基本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战争和权谋,堪称一本军事政治教科书;
《红楼梦》我没怎么研究,大概是写的清代社会世家大族的生活史,穿插了一些纠葛的爱情故事,生活细节和人物形象、心态描写是这本书的出彩之处;
《西游记》在于它的脑洞和处世哲学,让人感悟颇深;
《水浒传》点燃了每一个热血男儿的血性,同时对封建社会等级压榨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四本风格迥异的书适合不同的观众,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堪称实至名归。
也许有人会好奇:这四大名著是谁评选的呢?为什么是这四部呢?
其实我告诉你:四大名著原本应该是六大名著,只不过因为其中两部过于“灰暗”,而错过了最佳的“出名”时机,最后就逐渐淡出了名著的组合,成四大名著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请听笔侠慢慢道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本着弘扬古典文学、发扬民间文艺的目的,号召文学界遴选出几部优秀的典籍,加以印刷发行、普及推广。
最开始,文学家们选出了六部作品,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除了后来的四大名著,还多了《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两部书是怎样被淘汰的呢?
原来,是这两部书的题材出了问题。
《聊斋志异》虽然写得精彩,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封建礼教提出了辛辣的批判,提倡自由的恋爱观,但太多鬼怪之说和人妖相恋情节,对青少年成长不利,所以被编委会们摁了下来。
《儒林外史》更是一部赤裸裸地讽刺科举制度和官场丑态的讽刺小说,写尽了世间的阴暗面,虽然反映的都是事实,但对于当时正积极向上的中国来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水浒传》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表现手法,但它最终的结局(接受招安)却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水浒传》保住了。
事实上,个人觉得《水浒传》的文学功底并不比这两部书高明多少,它赢在了最终的结局上。
当然,这只是笔侠个人的一点小小看法,考虑不周,还望谅解。
其实,只要你心中有明镜,每一部好的作品,都是名著。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风格,请顺手给个赞!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