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职业发展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伙伴问道:如何在面试时解释“空窗期”呢?
空窗期指没有工作的一个时间段,通常三个月以上都需要解释。
之前就业形势好,空窗期出现得并不多,因为照顾家人、生小孩(妇女)、全职学习等中间有一段空窗期,解释起来不复杂。
但是,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几个月、一年左右,甚至快到两年没有工作的大有人在。纯粹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而产生的空窗期,怎么解释呢?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进行说明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面试时,被问到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如何得到面试官的认可?
空窗期也可以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分析,告诉面试官你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为了坚持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宁愿多等一些时日。
有个旅游业的伙伴,2020年离职,因为疫情原因,被迫转行,经历了一年的空窗期,TA坚持自己职业规划,一年后终于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他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职业规划是解释“空窗期”的重要方式。
虽然面试官在某些程度上能理解因为职业规划推迟就业,但是心里难免还有第二个大问号:这么长时间你都在干什么呢?他们的潜台词是“你还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吗?”
所以,在阐释完职业规划之后,接下来要告诉面试官,你没有闲着,你其实非常忙,比上班还要忙。
空窗期,要学习,更要有输出
空窗期一定不能闲着,除去投简历、面试以外,还要学习,并且有输出。
研究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动向,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在自媒体上输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识。当你把这些成果展现给面试官时,这段空窗期说不定还成了加分项呢。
有所输出,一方面体现了你对行业的理解和洞察,另一方面,也告诉别人“你没有闲着,你是一个自律的人,你在持续打磨自己的专业知识”。
纵然我们分析如何解释“空窗期”,把它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但还是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空窗期”。
就业形势不好,需要适当放低预期,在不违背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找一份能接受的工作做起来,持续有手感、持续有收入很重要。
没有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允许自己螺旋式上升,委屈自己一下,暂时走点弯路,多一些沉淀,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或许更有利。
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做一份志愿者的工作也好,让自己持续做事,享受做事的成就感和跟人打交道的愉悦。
人生经历不同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值得用心过,“空窗期”也是如此。
“空窗期”也在积极行动,自己才有底气告诉面试官:“我只是换一种方式在工作,不用你支付工资,我一直在为这份工作准备着,我是您最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