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读作砼(tóng),就是 混凝土,在工程业界,最常用的一个字,这个字是混凝土三个字的简写。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3年创造的。
砼(tóng),代表混凝土非常形象直观,其实仔细想一想,混凝土 不就是人工造得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材料吗,把砼字拆开来不就是 人-工-石 吗。因此用这个字来代表混凝土简直是再形象不过的事了,并且书写方便,省纸省墨!
但是这个字可以代表混凝土的简写,读出来的话,最好读成 混凝土,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比如施工是经常说 需要100方混凝土,或者说需要100方灰 100方商混,但是你绝不能说需要100方砼(tóng);再比如,商品混凝土站 你可以写成商砼站,读的话就得读做,商混站或者商品混凝土站。是不能读做商砼(tóng)站,否则听到的人,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你是个工程小白的。因此以后不要再说 给我来100方商砼(tóng)的笑话了!
砼这个字的来历也非常有意思, 由于50年代,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不能说善于偷懒哟)就创造性地用砼字代替混凝土三个字。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用。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