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给差评的人,哪怕在网上买的东西和现实有所出入,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我通常都是能过就过了。
这几天在淘宝上买了个东西,收到货以后我就给了差评。
我买的是一个运动冰肌喷雾,说白了就是一个冷冻喷雾。主要是运动损伤后给肌肉降温处理用的,你们在一些足球或者篮球比赛中应该见过。
因为没买过,在网上对比了几家后最终选定了一家,先给你们看下卖家在商品详情页上发出来的商品图片。
怎么样,乍一看是不是觉得挺大瓶的?
尤其是这个大瓶 450ml 装,看起来真的有大瓶可口可乐的既视感。
说实话,450ml 和 200ml 这种数字对比给用户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很弱的,加上图片的特殊处理,看起来 200ml 也不小。
为了体验效果,我选择了小瓶 200ml 装的下单了,当时的淘宝价是 68 块钱。
领了优惠券后的最终支付价是 65.96 元。
收到货后打开一看,原来 200ml 装的就是很小的一瓶,瓶身垂直高度没比手机高多少。
还没喷几次,就感觉瓶子里所剩的压缩液体没多少了。68 块钱对应这样的体验,我自然很不满,感觉是被欺骗了,于是给了差评。
点完提交后,预感可能会有客服给我打电话。没想到,两天后果然有售后客服给我打了电话。
起初是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了情况后他们也表达了歉意,并且希望我能修改评价,因为这对他们很重要,也承诺可以补偿送我一些小礼品。
心软之下我竟然答应了。
没过多久,我收到了一条信息,里面是一个修改评价的链接。
卖家的策略很明显,宁可你退款或者亏本,也不愿得到一个差评。因为按照淘宝的平台规则,一个差评对他们店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点击这个链接后进入的是修改评价的后台,而且提供了「改为好评」和「删除评价」的快速功能入口。
操作完成后,事情就到这结束了。
两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后就是两个一次性冰袋。其实谈不上什么补偿,就是个心理安慰。
然后,我又打开他们商品的详情页一看,原本 68 的价格被调成了 53。
这,未免有点太坑人了吧!
我突然意识到,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和行为,不应该接受商家的「好意」去修改真实评价,应该把我的真实感受告诉其他用户。
原因很简单,之后购买的用户很可能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已经踩过的坑,就没必要让更多人去踩了。
很显然,我之后肯定不会再买这款商品,也不会推荐我身边任何人去买这款商品。
我认为,在整个过程中淘宝作为平台实际上是在鼓励这种虚假评价。因为在他们提供的后台功能中,竟然直接有一项「改为好评」的操作。
还原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不就是用户给了差评后,商家可以快速让用户修改为好评么?
在电商产品中,商品详情是商家自卖自夸,用户评价是反映客观情况。本来这是两种不同维度的参考,但现在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大多数的评价区充斥着各种好评,实际上已经很少有用户愿意去相信了。
商家不希望出现差评,那是因为平台规则所致。商家为了避免差评,会通过一些人为干预的方式去干扰客观事实,此时平台又不做监管,而是提供了便利。这种做法,跟平台规则又是背道而驰。
你说,现在的淘宝评价还能信么?
当用户既不能通过商品详情了解真相,也无法通过用户评价了解实情的时候,还有什么信任可言?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想去修改评价的时候,已经改过的评价就不能再次修改了。
到 App 订单中找到了追加评论的功能,也只能在原来评价下追加文字和图片说明,不能修改评价类型。
也就是说,就算我再说它不好,也只能被归纳到好评下,并不会影响卖家的整体数据表现。而卖家完全可以自己刷数据把我这条追加评价沉底。
从这个逻辑看,平台商品的评价区就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你说,能信么?
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很多人要么退款退货、要么坚持差评、要么选择妥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卖家通过平台产品提供的功能还是能主导评价区的风向。
你说,是产品作恶,还是人在作恶?
都说技术无罪,产品无辜,但产品技术背后的人是有价值观的。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机器的行为,行为带来被引导的后果。
我知道,这样的局面很难得以改善。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用户选择被其他更好的产品替代时,用户会做出自己的投票。
其实不只是淘宝,很多平台电商产品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理想中的净土,只存在于理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