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是刘备集团中期招聘的顶级谋臣,刘备拜他为军师中郎将,位在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中他以“凤雏”之名为大家所知。庞统在刘备集团的级别,应该等同于中央总参谋部副参谋长,就是这样可遇不可求的高级别官员,竟然在刘备入蜀作战中离奇阵亡。三国志对他的死描写只有寥寥数语,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故事要从建安十六年说起。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抗击汉中的张鲁集团。庞统随刘备率步兵数万,从荆州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到达江州(今重庆市),在江州沿着涪江北上,到达涪县。此处位于成都北部360里。同时刘璋率领精兵三万到涪县与刘备会面。双方畅饮一百多天后,刘璋为刘备补充了军资,随后南归成都。
刘备入蜀
刘备北上到达葭萌关便不再向前,开始广施仁德,收买人心。庞统建议刘备趁机吞并益州,并为刘备谋划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立即挑选精兵强将,南下闪击成都。刘璋不习兵战,又没有防备,大军必能一举拿下成都。此计出其不意,效率高,伤亡小。但是有一点瑕疵,此时刘备军中混有刘璋的部队,刘备贸然南下,难免他们不反抗。而且刘备刚到四川,没有群众基础,此时推翻刘璋,如果四川群众不服该怎么办?
中策:此时在北面不远处的白水关有刘璋的强将两位大将驻守。间谍报告,二人不想让我们过关。现在趁我们还没到白水关,先派人告诉二人,现在荆州有紧急情况,我们要回去救援。同时让部队佯装打包出发。这二人平时仰慕主公的德行,一定回来送行。待到见面,将他们一并捉拿,咱们随即北上白水关俘虏他们部队。最后再南下攻打成都。
下策:咱们退出益州,驻守白帝城,背靠荆州,慢慢啃。
随后刘备采取了中策,又对其加以完善。刘备俘虏了白水关的士卒后,将他们城中的老婆孩子列为人质,以此控制军心。毕竟是客场作战,不把俘虏的软肋捏在手里,他们怎么能服从呢?可见能成大事者,必须要有雷霆手段。
攻占涪县 ,今绵阳市涪城区
拿下白水关,刘备从葭萌关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了涪县。大军在涪县设宴欢饮。宴会中君臣之间的一次不快,可能为庞统的离奇死亡埋下伏笔。
———————
宴会中刘备问庞统:“你看今天这宴会欢乐吗?”
庞统说:“攻打人家的国家,以此为乐,不是仁义之师呀。” 《三国志》原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大家记住这句话,后面要考。)
刘备大怒,怒斥庞统:“武王伐纣时,前歌后舞,也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这话不对,赶紧别吃了走吧!”
庞统立即起身离去。随后刘备后悔这样做,又把庞统请了回来。庞统坐回原座,全然不顾刘备,饮食自若。
刘备问:“刚才的谈话,咱俩谁错了?”
庞统答:“都有错。”
刘备大笑,宴会又欢乐如初。
———————
随后大军继续南下,进攻雒县。离奇的一幕发生了,庞统死在了雒县。(据说埋于落凤坡)《三国志》记载了庞统的死:“进围雒县,统(庞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刘备)痛惜,言则流涕。”
庞统死于雒县,今广汉北部
从这寥寥数语我读出了匪夷所思的信息。首先,庞统不是武将,主业是出谋划策,管理政务,不是上阵杀敌,可是史书中说他“率众攻城”,这种跨行作死的行为,庞统会干吗?其次,哪有副总参谋长亲自带兵攻城的?这不是军长当连长用吗?最后,以庞统的级别,刘备军中谁能调动他?
细思后极恐,真相可能是刘备派他率众攻城。目的只有一个,庞统不可留。
本人思得原因有二:
第一,庞统不像诸葛亮,不是刘备的校招员工。庞统之前是周瑜的手下,赤壁之战后,周瑜被封南郡太守,庞统是南郡功曹。周瑜死后孙权看不上庞统,他才转被迫投刘备。因此庞统算是半路出家。刘备只给他一个边缘地区的耒县县令的职位,后来是鲁肃和诸葛亮力荐才得到重用。从刘备的视角看,庞统并不是与他创业的原始班底,不觉着庞统内心归服。
耒县属于荆州偏远地带,今衡阳是以南
第二,庞统在涪县的宴会上戳穿了刘备的不仁。刘备虽然为自己辩解,但辩词软弱无力。从此对庞统动了杀心。有人会问,刘备不至于因为一次不快就要杀人吧。是的,他真的至于。当时刘备在天下的风评都是“刘豫州乃仁义之君也”,刘备也以此收买人心,可以说刘备的“仁义”是刘备团队凝聚力的核心。
曹操早就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咱俩是一类货色,都一身骚味。我挖坟掘墓,屠城好色,你是欺世盗名,假仁假义。我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明骚,而你刘备是闷骚,你不坦荡啊。人家曹老板早就看得门儿清了。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国志》中还有一段能反映刘备假仁假义。建安十二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备从新野南逃,逃到当阳时长坂,有十余万群众追随着他。有人说现在虽然人多,但是士兵很少,如果曹兵追来,怎么拒敌呢?刘备说:“成大事的人,必须以人为本,今日大家归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 后来曹操亲率5000精锐骑兵追赶,一天一夜追了300里。可把刘备吓坏了。《三国志》记载:“先主(刘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抛妻弃子这点真像他祖宗刘备) 我刘备多聪明,没危险时装装样子就行了,现在小命都快没了,不跑才是傻子。
《三国志》中刘璋的遭遇也能侧面反映出刘备的伪善。人家刘璋好心请你来帮忙打仗,好吃好喝待你,给你粮草和军队。你却反戈一击,难道不是以怨报德背信弃义吗?
恰恰刘璋是真仁义。《三国志》中刘备从葭萌关偷袭刘璋,刘璋的谋臣建议把巴西郡与梓潼郡的百姓都迁到涪水以西,然后坚壁清野,刘备是客场作战,粮草不足,等不了几个月就会自己退兵。而刘璋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不用其计。刘璋真仁义也!
刘备围成都,城中有3万军队,粮草可支撑1年。官员和百姓都有死战的决心。《三国志》记载刘璋说:“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遂开城出降,臣下莫不流涕。 生死存亡时刻的抉择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刘璋,真仁义也!
围困成都
所以庞统说的对——“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所以你庞统不聪明啊,竟然当面戳穿我。这种事看破是不能说破的。你活着对于我的集团来说就是一颗雷,爆炸时有可能会解构我的统治价值观啊。那我可就不能留你了,现在雒城久攻不下,你带队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