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作为被后人世代敬仰的英雄人物之一,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对他尊崇有加,乃至于许多朝代都曾为他修缮陵墓。
后来,考古专家也明确知晓关羽陵墓的所在,但是因为当时的科技设备受限,因此并没有对关羽的陵墓进行考古探查。
可是,在20世纪60年代,专家迫不得已对湖北当阳的关羽墓进行挖掘作业,而在墓室的尽头,却发现了有四根铁链悬挂的古棺。
一、关羽陵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武圣”的关羽,也有着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自负。
当年,关羽由于自负,迫不得已痛失荆州败走麦城。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麦城等待着他的,正是他之前最为瞧不上的孙权。
孙权派兵断了关羽的粮草,又派遣兵将麦城团团包围。
关羽眼看陷入绝境,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只好向孙权低头,表示愿意投靠。
可是,此时的孙权早已今非昔比,而且他深知关羽的忠义,他认为关羽纵使一时投效,但是一定是在等待援军,意图日后再回到刘备阵营。
况且当时因为孙权向关羽提亲一事,关羽已经重重地驳了孙权的颜面,二人本就有旧怨,他又怎能放虎归山。于是孙权只能下令,将关羽斩杀。
不过关羽好歹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再加上他有着很高的声望,虽然处于敌对关系,但无论是在孙权军中,还是在曹操军中,都有很多文臣武将对关羽十分敬佩。
假如他斩杀了关羽,说不得要背负上一世骂名,更会承受刘备的怒火。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也是为了向曹操示好,孙权命人将关羽的头颅斩下送给了曹操,将关羽的尸身用诸侯礼安葬在当阳。
对于孙权的这点小心思,曹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可没有为孙权“分摊伤害”的打算,而是学着孙权,用沉香木为关羽塑造了身体,与其尸首一同以诸侯礼安葬在洛阳。
而作为关羽结拜兄长的刘备就无奈了,自己的好兄弟,更是自己麾下的得力大将身亡,但是他却连尸首都没有,只好为关羽在蜀中立了一个衣冠冢。
在古代,虽然盗墓行业猖獗,但是由于关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他的陵墓一直都没有盗墓贼去打扰。反而是在许多朝代,朝廷都会为关羽的陵墓进行修缮。
虽然没有人曾进入过关羽陵,但是关于关羽陵的传说却不在少数。
有的说关羽陵内布满了金银财宝,有的说关羽陵内供着他的青云偃月刀,总之都将关羽陵形容成了一处“宝藏”之地。
后来,考古专家因为设备的不足,不敢贸然对关羽陵进行挖掘,然而,让专家们没想到的是,1966年,在关羽陵外的一个发现,迫使专家们不得不提前对关羽陵进行挖掘。
二、陵内悬棺
1966年,有群众举报,当阳关羽陵附近发现了一处类似盗洞的洞穴。由于事关重大,考古专家立刻组织考古队前往调查。
经过相关专家的调查发现,那处洞穴确实是一处盗洞。
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专家们研究决定,立即对关羽陵进行保护挖掘。
当专家们进入到洞穴内部后,发现真正的关羽陵与传说之中的关羽陵有着天壤之别。
里面非但没有传说中的金银财宝,更没有传说中的各种宝物,反而只有一尊用四条铁链,悬挂在空中的棺椁,而且陵墓内部,还满是积水。
既然已经有了盗洞,那么传说中的那些“金银财宝”,会不会是被人偷走了呢?
经过专家们的调查发现,陵墓内并没有任何被盗窃的痕迹,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关羽陵中压根就不存在什么“金银财宝”。
至于积水的原因,专家分析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当阳大地多雨,因此很可能是渗透的雨水堆积而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雨水通过盗洞流淌进墓室,所形成的积水。
这两项发现对于专家们来说,还在预料之中,真正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是墓室尽头,由4根铁链悬挂的古棺。
三、悬棺之谜
悬棺之法自古就有,但问题是一般悬空棺都是古代方式的安葬之法,关羽乃是一员武将,虽说当时孙权是以诸侯礼为关羽进行安葬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用悬空棺这种方式!
于是,专家们纷纷对于关羽的悬空棺进行了猜测。
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孙权用悬空棺的方式下葬关羽,是出于一种对关羽的愧疚。
毕竟在当时关羽的人格魅力已经征服了大多数人,而孙权斩杀关羽也是出于阵营的原因。
因此在斩杀完关羽之后,他的心中有所愧疚,采用这样的方式安葬关羽,希望能够为关羽进行“祈福”,以此来化解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还有一部分专家则认为,孙权采用悬空棺的办法,乃是无奈之举,因为或许地下积水的原因,真的是因为雨水渗透沉积。
孙权为了保证关羽的棺椁不被积水破坏,因此只能采取悬空的方式,来进行安葬。
这两种说法看似都极为符合常理,但是究竟事实如何,已经无法考究。
好在,关羽陵中虽然没有“金银珠宝”这样的宝藏,但是却有着许多文献相关的内容,对于后人了解历史有着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