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对于朱国治的印象起始于电视剧《康熙王朝》,而这部影视作品中的朱国治的形象绝对算得上是“高大光辉”。
在云南任职期间,朱国治因不满平西王吴三桂横行一方、横征暴敛、扩充军备,进而不畏强权,甚至不顾性命之忧,向康熙皇帝上疏参奏吴三桂。尽管上至朝堂,下至地方,甚至吴三桂本人都希望康熙皇帝以“诬陷”的罪名,将朱国治处死,可是朱国治仍然表现的大义凌然,誓死不想吴三桂屈服。
对于朱国治的这份刚正与泰然,康熙皇帝也是深受感动,不仅没有对其进行处罚,而是将其任命为云南巡抚。此时的康熙皇帝,对吴三桂已经有着诸多不满,并且对吴三桂也起了疑心,于是他将朱国治放在云南便是为了监视吴三桂的动向,毕竟,康熙坚信朱国治能够忠于自己,不为吴三桂权势所震慑,更不会为其所收买。康熙这是在牵制吴三桂的同时,也为了给吴三桂提醒,让其尽到人臣的本分。
不过最终,吴三桂还是反了。在得知吴三桂造反的消息后,朱国治杀掉了全部家人,来到吴三桂面前,大骂吴三桂,被吴三桂斩首祭旗,悲壮收场。
之后康熙皇帝更是将其同自己的老师魏承谟并列,称其为忠于大清王朝的汉人。
当然,这仅仅是影视作品的演绎罢了,历史上真实的朱国治,完全就是一介彻头彻尾的贪官和酷吏。
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国治出任江宁巡抚。从到任开始,朱国治就对江南地区的士绅和百姓进行了残酷盘剥与横征暴敛,同时他贪婪无度,腐败至极,从民间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江南百姓更是称其为“朱白地”,意为朱国治所到之处,几乎所有东西都会遭到他的掠夺,朱国治也就此开始“臭名昭著”。
实际上,由于江南地区在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抵抗异常激烈,在这之后,抗清起义更是此起彼伏,这使得清朝的朝廷对于江南地区的士大夫以及百姓有着巨大的偏见,并且经常性的采取苛政和重典来对其进行压迫。朱国治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朝廷的想法,因而尽管民间怨声载道,但是朱国治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
与此同时,伴随着“江南三大案”,即“奏销案”、“通海案”和“哭庙案”的爆发,朱国治的酷吏形象尽显无疑。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刚刚上任江宁巡抚的朱国治接到了朝廷的政策,要他借由江南士绅、百姓“抗粮少钱”,对江南地区的地主士大夫阶层进行镇压和打击,这便是“奏销案”。面对朝廷的高压态势,朱国治表现的尤为积极,将苏州 、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现行官吏全部降两级处理,前后牵连士绅和官员人数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使得江南地区的士大夫精英阶层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并且在此后的十年进行了持续性的压迫,直到“三藩之乱”时,这一状态才得到改善。而朱国治盲目的上纲上限,扩大打击对象,无疑要为这场“灾难”承担主要责任。
而这一时期,由于“禁海令”打击面开始持续扩大化,不少人开始利用此进行徇私报复,产生了一大批冤家错案,这其中就包括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通海案”。当时金坛县令任体坤等人为了开拓责任,诬陷蔡默、于厚、周生等众多儒生,其中还有一些他的仇人,将其打入大狱。负责审理此案的朱国治,简单粗暴的要“欲行杀戮以示威”,引得了江南百姓额巨大不满,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抗议。
于是“哭庙案”也就此爆发,由于此前清朝的一系列高压政策的实施,加上朱国治等一众贪官酷吏的迫害,致使江南地区的百姓对于朱国治以及清朝的统治是怨声载道,于是借着顺治皇帝去世,依照当地习俗,行“哭庙”之事。鉴于朱国治实在是不得人心,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金圣叹为首的一众知识分子,对朱国治进行了批评和控诉,随即遭到了朱国治的镇压,包括金圣叹在内的众多参与者,甚至包括一些与此事并不相关的人士,遭到了朱国治的迫害,最后全部被处死。根据《辛丑纪闻》的记载:
“至辰刻,狱卒于狱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旌,口塞栗木,挟走如飞。亲人观者稍近,则披甲者枪柄刀背乱打。俄尔炮声一震,一百二十一人皆毙死。披甲者乱驰,群官皆散。法场之上,惟血腥触鼻,身首异处而已。”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康熙王朝》中那个刚正不阿,有着一身胆气和傲骨的朱国治所迷惑,这才是历史上的朱国治,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贪官加酷吏般的存在。
吴三桂叛乱,朱国治慷慨赴死,保全了最后的名节。
就在“江南三大案”发生之后,朱国治也被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其暴戾的做法引得天怒人怨。此时已经进入了康熙初年,正处于“四大臣辅政”时期,朝廷对于朱国治的做法也颇有微词,于是准备对朱国治进行惩治,谁知朱国治却先下手为强,杀死两百余口,以掩盖自己的罪责,甚至出现了擅离职守的严重事件。在这之后,终于朱国治被削职为民。
然而,伴随着康熙皇帝在康熙八年(1669年)智擒鳌拜,正式掌握大权,康熙皇帝将重点放在了处理“三藩问题”上,而朱国治也进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
就这样,康熙十年(1772年),朱国治被康熙皇帝任命为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衔。康熙皇帝希望朱国治能够监视吴三桂的举动,同时利用他的严苛对吴三桂进行牵制。
只不过,到了云南的朱国治“贪腐”的老毛病又犯了,不仅向当地官员和士绅索贿,甚至还可口军饷,致使军中哗变,就连康熙交给他的监视吴三桂的任务也没有很好的完成,使得康熙皇帝安排他前往云南的意义全无,反而弄得民间又一次的怨声载道。
康熙十一年(1773年),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正式起兵,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动了叛乱,“三藩之乱”就此打响。
此时的吴三桂对朱国治展开了劝降的工作,尽管朱国治又贪又腐,并且残酷暴虐,但是出身于汉军正黄旗的他,对于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任凭吴三桂如何规劝,朱国治宁死不从。
最终,如同《康熙王朝》中所演绎的那样,朱国治为吴三桂斩首祭旗了。
朱国治被杀,康熙皇帝并没有进行追赠,直到多年后才被重新提及。
朱国治被杀的消息传到北京,也有部分官员为朱国治上疏,请求康熙对其进行褒奖并赠予谥号。但是这样的提议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严词拒绝:
“赠官予谥原以旌人品行,必名实相符,方可给与。朱国治死难情虽可怜,但居官秽迹昭著。”
在康熙皇帝看来,朱国治的品行广为诟病,弄得天怒人怨,民间记恨,对于这样的人,康熙皇帝自然不会追赠谥号,尽管他死的方式还算英勇,也算是为国捐躯,但这依然无法弥补其此前犯下的一系列的罪行。
所以,这个时候的朱国治,并没有为康熙皇帝所褒奖。
与之相对应的是,还有一位地方督抚,也是在“三藩之乱”被杀,但是他享受的待遇则是完全不同的,他便是范承谟。
范承谟,就是《康熙王朝》中魏承谟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的范承谟出身名门,是“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的儿子。
康熙十三年(1674年),范承谟正在担任福建总督,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叛乱,并且将范承谟予以逮捕,并对其进行规劝。然而范承谟不为所动,不肯投降,甚至用绝食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
终于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亲王杰书即将攻破仙霞关,攻入福建境内,耿精忠准备投降。而他担心范承谟不仅会揭发其罪行,更担心与其为敌日后遭到打击报复,于是将范承谟处死。
对于范承谟的死康熙皇帝表达的极大叹惋,并且给予了极高的礼仪。
康熙十六年(1677年),范承谟的遗骸送往北京, 康熙帝命内大臣侍卫出迎,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赐谥忠贞,并亲自书写碑文赏赐给他的家眷。
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对待范承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宁死不屈的人臣气节,更是与范承谟此前的官德官品密切相关。
范承谟很好的继承了他父亲范文程的能力,并且品行出众,可以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地方百姓的爱戴。他在被耿精忠囚禁期间,由于其名望和声望颇高,就连耿精忠都担心将其处死会引发民变,故一直不敢对其动手。而在“三藩之乱”平定后,耿精忠遭到了清算,而福建百姓也重新对范承谟进行祭奠活动,并请求为范承谟建造祠堂,康熙皇帝更是亲自书写“忠贞炳日”的匾额。
由此可见,品行以及对待百姓态度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朱国治和范承谟截然不同的结局。
尽管没有对其进行褒奖和赠谥,但是康熙皇帝还是对于朱国治宁死不屈的气节和身死殉国的行为予以了肯定,在“三藩之乱”结束后,将其列入了“忠义臣子”的序列中。
之后朱国治又被编入了《清史稿》的“忠义传”中,对他来说也算是莫大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