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的消亡,并非网上所谓的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而亡,先前在多篇文章中我已经做过解释,浑河之战中明军阵亡的浙兵将士跟戚继光并无关系,事实上这3000浙兵只是萨尔浒之战后明政府新招募的军队,别说戚家军了,连精锐部队都算不上。
那么真正的戚家军是如何消亡的呢?在隆庆元年的时候,戚继光被调往蓟州练兵,同时将原来所属的3000浙江老兵带到了蓟州作为戚继光的亲兵部队存在。
隆庆二年,戚家军被戚继光改编为火枪骑兵,成为了蓟镇部队的精锐之师。
从隆庆二年开始,这支浙军南兵一只在蓟门抗击蒙古人的袭扰。即使是万历十一年戚继光被调任广东之后,戚家军仍然镇守在蓟州军区。
万历二十一年,戚家军在原派系将领骆尚志、吴惟忠的带领下赴朝作战,并且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万历二十三年,蓟镇三协的南兵由于长期欠饷,群情激奋。蓟镇总兵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朝鲜宣祖实录》记载:
“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给,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到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时,吴惟忠再次统领南兵入朝抗战,但这时南兵已不到2000名,减员将近一半,需要再招募1785人凑足人数。由此可见在兵变中被杀的南军人数应当在1700-2000人之间。
此役之后,有关蓟门浙兵的记录就彻底消失了。
而白杆军的消亡,则是在后来和张献忠作战时覆灭的。
所谓白杆兵,是指石砫宣慰使麾下的土司兵,为秦良玉所统领。白杆军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铁军,首次出战便是平定杨应龙的播州之乱。
天启元年,后金兵犯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领白杆兵4000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4000土司兵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后金在和土司兵作战时却是赢得非常艰辛,八旗军反复冲锋而不能致胜。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土司兵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最后后金阵亡一名参将和两位游击将军。
天启二年,秦良玉奉命扩充土司军,然后出兵成都,消灭了叛将奢崇明。
后来整个崇祯年间,秦良玉和弟弟秦民屏不断率领白杆军往来于勤王抗清和平叛农民军的战场。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遂率军退守石砫。这一战,3万白杆军几乎被张献忠尽数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