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明洪武三十一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登基继位,成为继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史称建文帝

历史上对建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说他是明君的,因为他创立了“建文新政”

也有说他是昏君的,因为他仅仅在位4年就被燕王朱棣推翻。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朱允炆到底是明君吗,或者说他算不算昏君呢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01 靠父上位,缺乏磨炼

朱允炆之能当皇帝,除了朱元璋的喜爱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而且朱标也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所以朱元璋对朱标更是疼爱有加。

朱元璋一直按照世子的标准来培养朱标,而朱标也从来没有让人失望,各方面都深得朱元璋心意。

所以在朱元璋得到天下后的第一年即洪武元年,就正式册封朱标为皇太子,朱元璋也由此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朱标由于一次风寒而英年早逝。

朱标的去世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倾尽全部精力培养了几十年的儿子最后却因为意外离世。

所以朱元璋就把对朱标的全部感情和呵护转移到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身上,并在朱标去世的当年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

再加上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嫡长子继承制的观念在他心里根深蒂固,所以朱元璋就开始按照接班人的标准培养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更为可惜的是朱元璋仅仅在培养了皇太孙6年之后就与世长辞了。

而朱允炆也是仓促继位,时年21岁。

朱允炆除了是朱元璋钦点的继承人之外,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因为他既不像皇太子朱标那样善于变通,也不像燕王朱棣那样常年驰长沙场。

只能算一个缺乏历练的毛头小子,在各个方面都还很“稚嫩”。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02 性格仁柔,没有主见

根据《明史》记载:朱允炆“聪明好学,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

从中可以看出朱允炆属于那种优柔寡断的人。

这是因为朱允炆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儒家教育,天天满脑子都是儒家文化,而儒家的“仁爱”、“德治”、“人治”等观念更是在朱允炆心中根深蒂固。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格外喜欢朱标和朱允炆的原因。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因为朱元璋认为明朝是历经战争建立起来的,政权还不够稳定。

而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施予仁政,而不是继续对外发动战争。

一个仁爱的君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长久。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用儒家文化培养朱标父子的原因,也是他为什么不传位给燕王朱棣的原因。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朱棣的杀伐心很重,不适合做太平时期的皇帝。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朱允炆跟朱标虽然都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但他俩还是有差别的。

朱标是那种刚柔并济的人,而朱允炆完全只有柔而没有刚。

这是由于朱标是属于跟朱元璋一起“创业”的那一波人,打小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走南闯北。

即尝过“创业”的甜,也吃过“创业”的苦。

甚至经历过多次生死,性格也得到了磨炼,可以说的“经验值”满满。

但是朱允炆则不同,他出生在明朝平定内忧外患后的时候,而且从出生开始到继位一直生活在皇宫里,缺乏历经世事的磨炼。

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他就越发形成“善读书,然仁柔少断”的性格,也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建文新政”具体政策制定中,朱允炆往往都是都是被文臣牵着鼻子走。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03 轻摇赋税,一改风气

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整个明朝的政治局面处于一种“白色恐怖”之中。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最受打击的莫过于当时的文人集团

许多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

这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心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朱元璋时期,光由文字引发的文字狱就不下30件,而因此被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除了文字狱以外朱元璋还制定了许多非常严酷的刑法。

而朱允炆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施行宽刑省狱的政策,同时也立刻组织人对《大明律》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剔除了其中很多残酷的吏法。

最大限度的平反了大量洪武年间的冤假错案,一改洪武时期政治上严酷的高压政策。

朱允炆在位的4年间,社会上不仅很少出现犯罪现象,而且官员中也很少有贪污现象。

建文帝即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氛围,也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在朱元璋时期除了江南地区是重税以外,其他地区都实行的是低税率的税负政策。

虽然低税对百姓有好处,但是朱元璋也同样规定了农作物的种植,也就是说官府让种什么,百姓就要种什么。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种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对农业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

由于在江南地区实行的是高税赋,这就导致江南地区的百姓是苦不堪言。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朱允炆另外一个重要政策就是对经经济体系的改革。

朱允炆规定继续实行洪武时期对农民低税赋的税收政策,同时也重点降低了江南地区的税赋。

这就大大限制了江南地区大地主所拥有田地的数量,切实的维护了江南地区平民百姓的利益。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当时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压力,保障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朱允炆也着手改变洪武年间的徭役制度体系,这些措施都是对朱元璋时期极端政策的对冲和平衡。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04 简化机构,节省开支

朱元璋虽然撤掉了中书省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改变明朝冗官冗员的现象。

朱允炆在朱元璋撤销中书省和丞相的基础上,进一步裁省和合并了许多州县,也撤销了官僚队伍中很多的闲散机构。

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绝对权利,同时保障了皇帝的绝对威严,也提高当时整个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和工作实效。

而面对当时冗员冗官的现象,朱允炆也是毫不犹豫去重新更定官职并裁掉许多“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也剔除了许多官僚队伍中的蛀虫。

伴随着裁官裁员的进行,明朝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府都得到了精简。

而对于那些被裁掉的人,中央也不用继续给俸禄。

那些被去掉的官职中央也不用继续耗费财力去维护。

这就为中央节省了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很大程度上也缓和了中央财政收支不相等的经济压力。

同样,也为“建文新政”的继续推行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05 亲近儒臣,疏远武将

总所周知,明朝是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朱元璋又是典型的马上皇帝。

所以“重武轻文”是朱元璋从打天下到建立明朝的一贯主张。

但是,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又开始信奉“文臣治国,武将安邦”的观点,认为国家太平后那些拥有兵权的武将是对朱家政权的威胁。

所以就开始大肆打压武将,并且收取武将的兵权更甚至于大开杀戒,几乎把当时的开国功臣屠杀殆尽。

朱允炆登基后的主要理念却跟朱元璋背道而驰,这从二人的年号就可以看出。

朱元璋年号“洪武”,而朱允炆年号“建文”,文和武的截然对立也凸显了建文一朝“重文轻武”的主张。

朱允炆从小的成长环境和他的性格也决定了朱允炆势必会亲近文臣。

果不其然,朱允炆登基后不久,以黄子澄、齐秦、方孝孺为代表的儒臣在建文一朝大放异彩,也成为朱允炆的心腹大臣。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而沉寂了很长时间的文人集团在经过洪武年间的酷寒之后终于在朱允炆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朱允炆也没有辜负他们,而是给他们舞台,让他们登场各显其能。

这也是为什么靖难之役中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文臣宁愿被诛九族也不去侍奉朱棣一朝的原因。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但是朱允炆一味的亲近文人集团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集团,也就是武将集团。

本来武将在朱元璋时期就被杀戮的寥寥无几,势单力薄。

于是就把希望寄托于朱允炆身上,但万万没想到朱允炆却是一个被文臣牵着鼻子走的皇帝,最后他们收获的只有失望。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北宋王朝,北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重文轻武而灭亡的。

但当时的文人集团只顾维护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这一点。

朱允炆没有平衡好文臣和武将的关系也是他最后失败的一个原因。

他要是能够给予武将更多权利,更多的发展军备力量,也就不至于在燕王朱棣谋反的时候,手底下一个拿的出手的武将也没有。

06 急于削藩,方法不当

历朝历代的皇帝继位后,为了维护中央的绝对权利都会进行一个大工程,那就是削弱藩王的权利。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唐朝削藩引发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等

由此可见,削藩也是个很难的事情,一旦操作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而朱元璋封的同姓藩王就多达25个,都各自拥有大大小小的兵权和封地。

虽然说朱元璋晚年杀戮武将和开国功臣,但他杀的都是在朝的武将和异姓的藩王,而在各自封地的藩王一个也没动。

虎毒还不食子呢,更何况是人。

老子就算再残忍,也不可能杀自己儿子的。

而在众多藩王中就属燕王朱棣最厉害了。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朱允炆登基后,方孝孺、齐秦和黄子澄首先向朱允炆提出削藩,朱允炆也毫不含糊的答应了。

这四个人就开始研究削藩政策。

他们把藩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燕王朱棣,另一部分就是其他藩王。

同时也形成了两种意见,一个主张直接削燕王,一个主张先削其他再削燕王。

而朱允炆在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优柔寡断,但最后朱允炆却选择了后者。

朱允炆削藩没错,错就错在操之过急和方法不当。

历朝历代的帝王削藩都是一个一个慢慢的削弱藩王权利,而朱允炆直接一下子好几个藩王同时削。

而且第一个对象也不是燕王朱棣,从他开始削第一个藩王的时候就给燕王朱棣打了个预防针。

而朱棣本身也就对皇位虎视眈眈,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时机,所以朱棣就开始秘密的组织军备、操练军队。

就等朱允炆削到他头上的那一天。

因为只有这样,朱棣才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去造反。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动“靖难之役”,并且成功成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在朱棣占领南京,建文帝也失踪了。

至于建文帝的去处和生死,至今仍然是个迷!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朱允炆杀了几个叔叔

在朱允炆轻摇赋税、精简机构、重文轻武、削弱藩王的众多政策中。

重文轻武,以文治国是“建文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削藩不当则是导致建文一朝覆灭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削藩把自己削没的可能也就朱允炆一个人吧。

由“建文新政”的政策内容和实施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朱允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

他是有一定政治抱负的皇帝,只不过他太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国。

其次,朱允炆自身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注定他成为不了一代明君,而就当时的结局来看朱允炆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

但是,假如说朱允炆能够文武并用,而且成功削藩。

然后,继续推行他的“建文新政”的话,谁又能后保证朱允炆日后不会有大作为呢?

谁又能够保证明朝的历史不会被改写呢?

或者说,谁又能够保证“建文新政”不会变成明朝的第一个盛世呢?

但,历史之所以被称为历史就在于历史不会重演,历史也不会改变,历史只有结果而没有如果。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7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