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猪最早是我国古代人对江豚的一种别称,江豚学名长江露脊鼠海豚,是鼠海豚科江豚属下的动物。早在2018年以前,科学家们认为江豚属下只有一个物种,但在18年4月经长江江豚与东亚江豚进行了基因测序之后发现二者差异较大,所以目前江豚属下有两个物种,只不过,我们常说的江豚是长江江豚罢了。
古人之所以把江豚叫做海猪,原因是我国古代将猪称为”豚”,而大多数的海豚都生活在海中,所以江豚才跟着其他海豚有了海猪这个统一的称呼。当然,我们今天要说的海猪并不是江豚的俗称,而是一种学名就叫海猪的动物(学名sea pigs),它严格意义上说是海参的一种。
那么,海猪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海洋生物呢?它究竟能不能吃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海猪
早在2015年,科学家们在900米一下的海底海床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它的长相比较的怪异,腹部有多条管状足,背部也有四条管状结构,全身几乎是透明的,里面充满了海水,而且它的嘴巴的结构也比较奇怪。
通过对海猪的研究发现,海猪属于棘皮动物门,也就是说与我们常见的海星、海胆是一个门下的动物,而且它们的基因与海参作为接近,所以,它们被划分到了海参科下,由于海猪与其他海参科成员的差异性也较大,所以它有了一个单独的属-Scotoplanes属。
目前已发现的Scotoplanes属下的动物超过了十几种,它们共有的特征就是身体几乎透明,而且外形圆滚滚的像一头小猪一样,所以这个属又被称为海猪属。
作为一种棘皮动物,海猪也是后口动物,简单地说就是看起来更加尖细的一头其实是它的嘴巴所在,海猪的移动靠的是它的管足,而它的管足与体内的“水管系统”相连,通过水管系统的压缩给管足以动力。在海底海猪主要靠背部的管足感知海中落下的有机物碎屑为食(深海有“海洋雪”,简单地说就是深海中像雪花一样不断下落的有机物碎屑,这些有机物碎屑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的尸体构成的)。
除了海洋雪外,海猪的另一个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鲸落,鲸落就是大型鲸类死后尸体缓慢沉入海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在不同海水深度的海洋生物会不断的啃食鲸的尸体,最终落入海底的尸体还会成为深海生物的“温床”,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就包含了海猪,因此,海猪也是鲸落馈赠的受益者。
大多数的海参是通过“呼吸树”(由消化管末端的一部分伸入体腔,然后在体腔中不断分支,形成树枝状结构,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是大多数海参共有的一个器官)呼吸的。
但是海猪却不同,它们体内是没有呼吸树的,呼吸系统只能靠皮肤来过滤海水中的氧气,这与蚯蚓的呼吸系统有些相似。从习性上看,由于海猪背部的管足对有机物的浓度感知能力很强,所以当一个区域内出现大量有机物碎屑时,往往会聚集大量的海猪,因此,它们偏群居性。
除了呼吸系统的差异外,大多数的海参体内都有一个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在遇到危险时会被海参排出体外,以此来逃生。但是,海猪并没有这个器官,这可能与它们生活在深海海底,捕猎者较少的缘故。
因此,正是这些身体结构的差异,海猪在海参科下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属,而不是在海参属下。
海猪能吃吗?
看到海参,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能吃,但其实海猪是不能吃的,我们从下面三个角度来说一下,它为何不能吃?
第一:能吃的部分太少了。海猪虽然像个小猪一样胖嘟嘟的,但是其身体超过95%以上全部是水,这也是它们在深海不至于被压扁的原因(内外压平衡),它的身体的所有结构包括体表更像是一层薄薄的膜,这样在烹饪时,一旦放了体内的水,就只剩下一层膜了,显然也没的吃了。
而大多数海参之所以能吃是因为它们身体的肉质结构比较的厚实,可吃性比较强。
第二:难以捕捞。海猪是一种深海生物,在网捕时,一旦拖网速度较快,海猪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调节渗透压的,这样随着往上拉,压强的减小,即便是打捞上来,海猪也胀破了。而且即使是胀不破,它较薄的体壁也无法承受渔网的拉扯,所以在渔业打捞海猪时,上来通常都是以碎片存在的,这样还吃啥呢?
第三:有毒。虽然海参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认为是一种滋补的佳品,但其实海参科下的动物非常的多,有至少几百种,但是只有海参属下的40种左右是可以食用的,其他的一概不能食用,原因就是它们有毒。
在一些海参的体内或者体表含有海参苷以及海参毒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我们今天说的海猪非但没有多少“肉”,还“肉”中还含有这些毒素。
科学家们认为海猪与其他有毒海参一样,毒性是它们防御的一种手段,这就像那些可以吐出“内脏”逃生的海参一样。
写在最后
生物学上的海参是指海参科下所有棘皮动物的统称,种类多达数百种,其中比较奇怪的一类就当属海猪了,这些深海海底海参身体透明,长满了管足,看起来比较的可爱,但是,它们是不能被食用的,因为它们体内有海参毒素。
当然,即使它们体内没有毒素,几乎无肉,不易打捞的特点也注定不会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