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在日常口语中,有些地方有些人用“家严”指代自己的父亲,用“家慈”指代自己的母亲。从文化传统学和文字传统学的角度来说,“家慈”和“家严”的叫法不够准确,也是不够严谨,不应该作为普遍性或一般性的流行词汇。我们讨论一下,供大家评述。
1、“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父慈是主体框架
最符合中华文化传承传统也是最为流行的关于“慈”的用法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是成语,典出《礼记》。在《礼记–礼运》篇中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慈是慈爱,孝是孝敬,良是友良,悌是恭悌,义是依仗,听是听随,惠是恩惠,顺是顺从,仁是贤仁,忠是忠诚。这就是后世所谓“君贤、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解读和传承的基础蓝本,也是中国历史几千年家国文化观念的核心要义。
《管子–形势解》有:“慈者,父母之高行也。”《战国策–秦策三》中有:“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 《庄子–盗跖》有:“尧不慈 舜不孝。”《国语–齐语》有:“不慈孝于父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父慈子孝,姑慈妇听”。包括《仪礼》《礼记》《论语》《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都有关于“慈”的表述和概念范畴的论述。作为一个社会人文管理节点和家庭伦理范畴要求,“慈”广泛存在于先秦的典籍之中,是中国人人文性格和人文品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导向。
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母慈的用法:“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这里的“母慈”,只是一种词汇运用,是父慈的一种表述方式。
2、“慈”是上对下老对幼的呵护和关爱,从来不是专用于母亲
慈是形声字,从心,从兹,兹亦声,《说文》解释为“慈,爱也。”兹也是形声字,从艸,滋省,《说文》解释为“兹,草木多益也。”兹的意思是草木茂盛,兹与心合起来的意思是有帮助人茁壮成长之心。所以,慈的本义是慈爱,即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
从词性上讲,慈为动词,所以在古汉语中,大都是父慈母慈的用法,父慈的使用是主体,母慈的使用是补充。将慈用作定语使用,即慈父慈母的用法罕见,而且“慈母”是有特定含义的。
“家严”“家慈”是近代以来才有的词汇,古汉语中没有。晚晴之前的书籍资料包括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反映居民生活非常接地气的作品中,均未见“家严”“家慈”用法。目前发现最早出现“家慈”用法的是晚清胡寿颐所著《小螺庵病榻忆语跋》,其中有:“女史亡矣。张姥犹时为予述往时携女史钗钿求家慈修饰,家慈恒乐为之劳。”
3、“慈母”是有特定含义的,不是生母,是养母
一直到民国之前,“慈母”都是有特定含义的。其内涵意义不是慈爱的生母,而是特指庶母中的养母。
按《仪礼–丧服》的说法:“妾之无子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若是,则生养之,终其身,如母。”就是说,嫡母以外的妾没有儿子,或者妾生了儿子妾自己不在了,这时候,父亲可以指定其他儿子给没有儿子的妾做儿子,还可以指定妾接手已经不在了的妾的儿子。这种生养关系的母亲叫慈母。所以,慈母不是正妻即嫡母。慈母的儿子既不是正妻所生,也不是正妻所养,而是一个妾生的儿子,这个妾自己死了或被赶走了,由另一个妾养育,这个养育不是自己生的儿子的妾,就是这个被养育儿子的慈母。简单地说,慈母就是庶母中的养母。《仪礼》也给了慈母名分,即“慈母如母。”
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唐诗中的精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请注意,孟郊所谓的“慈母”不是生母,一千多年以来,解诗的人也从来没有将这里的“慈母”解释为生母。因为从隋唐开始,《仪礼》《礼记》是办学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指定教材,一直到晚清都是,慈母啥意思,读书人都知道,孟郊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五十多岁,肯定不会乱用的。
所以,个人以为,“家慈”“家严”是民间语汇,容易出现歧义,少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