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吴鞠通中医馆
我国历史上对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病常以“瘟疫”“温病”冠之,传统中医药文化对于如何防治瘟疫、战胜疫病,从长期的治疗防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撰成《伤寒杂病论》,为中医治疗伤寒等“瘟疫”奠定了基础。明代名医吴又可著有《温热论》,创造性的提出瘟疫病毒从口鼻入的科学观点,摸清了瘟疫的传染方式和发病特征。清代初年的名医叶天士编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类证辨治温病的纲领。清代中期,淮安府的一位名医吴鞠通将吴又可总结的辨证施治、治疗“温病”的方法发扬光大,其《温病条辨》一书对于今天中医战“疫”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立志从医 崭露头角
吴鞠通(1758—1836),名瑭,字配珩,号鞠通,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人。吴鞠通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吴守让是当地秀才,古代传统社会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年少的吴鞠通从小就受到儒家正统的教育,并未有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想法,但这一切在他18岁时发生了改变。
明清江淮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此伤寒、霍乱、鼠疫等各种瘟疫也常肆虐。吴鞠通18岁时,父亲不幸感染上瘟疫,当时称之为“温热病”,吴鞠通四处奔波寻找医生,家里积蓄花的精光,父亲的病却毫无起色,甚至父亲临终前都没有诊断出到底得了什么病。父亲的病故令吴鞠通悲痛欲绝,他放弃“皓首穷经”的科举之路,改而钻研医术。
吴鞠通购置了一批医书,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便刻苦攻读。数年后,吴鞠通的侄儿又患上了温热病,“发黄而死”。当时的吴鞠通虽然学了几年医书,但也没有搞懂温热病是怎么回事。亲人接连染温热病亡故,更坚定了吴鞠通探索温热病的病理和医治方法的决心。
当时全国中医水平最高的地方是北京,26岁的吴鞠通毅然离开淮安,举家迁往北京。他一面去应聘《四库全书》抄写员的差事,挣钱糊口,又请教当时著名的中医前辈,利用各种条件研究医书。正巧,他被分配抄写和校对的《四库全书》部分正是“子部·医书类”,这给他提供了大量阅读先贤医书的机会。当然,他心中始终放不下他的父亲感染温热病而去世的心结。吴鞠通综合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总结瘟疫传染原理,又看到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温热论》书中的温病理论,并且尝试在治疗病人的实践中,摸索成功的方法经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北京城瘟疫肆虐,许多患者因病情耽搁、诊断有误、治疗不当而死亡。诸药不效,医皆束手,病势异常严峻。刚开始,吴鞠通也对自己的医术缺乏自信,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收治了一些重症病患。吴鞠通这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救治温病患者的理论和方法,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消息一出,京城震动,吴鞠通的大名也传了出去。
名著传世 泽被苍生
吴鞠通一生悬壶近50年,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常常标新立异,“医皆奇效”,先后完成《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3部著作。其中,以《温病条辨》一书,影响最大。
《温病条辨》模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正文内容主要是一段古代医书的文字,自己在文字下加一段自注说明,阐明观点。全书卷首引《黄帝内经》十九条,卷一至卷三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共列三百九十八法,拟选一百九十八方,按上、中、下进行辨证施治,做到纲举目张,使人一目了然;后附《杂说》《解产难》《解儿难》三卷。
《温病条辨》继承和发展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医瘟疫治疗思想,创造性的将瘟疫按季节分为伏气、时气、戾气,按病症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以便分类施治。吴鞠通认为,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热病未有不伤阴者,其耗之未尽者胜,尽则阳无所流恋,必脱而死。温邪伤人致病,多自上焦而中焦、下焦,病变由浅而深,病势、病情逐渐加重。上焦即心肺,温病初由口鼻入,鼻通于肺,肺卫受邪;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病情加重;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一书中系统提出的三焦辩证理论,标志着中医温病学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直到今天在中医助力战胜SARS、治疗新冠肺炎中,《温病条辨》提出的三焦辩证理论,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温病条辨》经大学士汪廷珍、吏部尚书朱士彦等名家点评、写序后于嘉庆十八年(1813)出版。至今,海内外多种文字共出版了近百个版本。
悬壶一生 初心不改
吴鞠通游历各地,以精湛的医术和尽心尽责的仁心救治百姓,许多“沉疴怪症”,赖他“应手而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鞠通得到那些饱受温病折磨的百姓交口称赞。
道光元年(1821)三月,北京周边的任丘大疫,六月冠县大疫、武城大疫,死者无算。当年各地举人进京会试,考生到处流动,发生了瘟疫,一旦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清朝一些官员处于两难境地,正巧吴鞠通在北京附近行医,针对温病研制出新药霹雳散。于是有人提出,集体购买霹雳散服用预防。于是主管考试的官员购买很多霹雳散,分给考生,在会试的过程中,没有一位考生患上瘟疫。
吴鞠通生前将他从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道光十三年(1833)行医遇到的各种病情撰写下来,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整理成为《吴鞠通医案》。《医案》分温病、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共四卷,约500个医案。这是他毕生精力之集萃,也是运用了张仲景至清初各家研究成果的行医记录,与《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形成了吴氏温病学的系统理论,同样是习中医者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
技传杏林 享誉后世
吴鞠通著述的《温病条辨》,为淮安的医家治疗传染性疾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他们尊奉并汲取《温病条辨》中精髓,用以诊疗不断发生的疫病。自清代道光以降,数十年间,淮安府山阳县的医家蜂起,名医辈出,逐渐形成“山阳医派”。
《温病条辨》问世后传到淮安,当地名医刘振元、刘金方父子遵循《温病条辨》的理法方药治疗疾病,获得了不少经验。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河下刘氏医家的医徒李厚坤在学习、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理法方药治病中,将该书编辑成《温病赋》九篇和《方歌》一卷。光绪年间,著名学者刘鹗涉足医学,在河下镇开一家中药店,学习吴鞠通《温病条辨》,编著《温病条辨汤头歌括》。韩达哉医士在太医院供职期间,编辑出版《医学摘瑜》一书,编选临症经验,收载了师授《温病条辨汤头歌括》以及《寒温大要论》《伤寒舌鉴赋》等文章,供临症医家参考、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为继承和发扬吴鞠通等中医先贤医学智慧和创新精神,淮安县于1958年率先创办了中医院。2007年,在吴鞠通的出生地古镇河下修建了吴鞠通中医馆。山阳医学的一些治疗实践和成果陆续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温病名医吴鞠通关于治疗和战胜疫魔的理论和实践,依然发挥着巨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