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面一个故事:
迈克和杰森从地铁口出来,发现外面下起了雨。有个小贩在地铁口旁边卖雨伞,价格要比平常高两倍,可大家还是争相抢购。
迈克愤愤地说:“这哪里是卖伞?简直是抢钱!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恶劣的奸商行为!”说完,他拉起杰森向外面冲去。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将他俩淋成了落汤鸡。杰森在连打了三个喷嚏后,开始埋怨起迈克。
迈克此时也十分懊恼:“唉,有些东西就得买涨不买跌。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哪怕他要二十倍的价格,我都给他。”
在生活中有些商品就是这样,价格越贵反而人们越要买,这个商品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吉芬商品”。
经济学中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在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应该下降,但吉芬商品却恰恰相反,它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长而增加。
人们提出吉芬商品理论是在1845年,当时的爱尔兰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灾荒,爱尔兰的特产土豆,价格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却像疯了一样的大肆购买,而且价格越涨得快。人们买的越多。这一现象让英国人吉芬对其产生了好奇,他发现当时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上涨,虽然土豆的价格也在上涨,但是相比于其他的日常消费的主要食材,涨幅相对较小,因此土豆价格虽然涨了却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热卖产品。吉芬发现了这个秘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样的商品成为吉芬商品。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吉芬商品,比如珠宝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推出的新款珠宝,虽然价格比一般的珠宝价格更高,但是成交量反而比平时要高,因为珠宝并不是大众型消费商品,尤其是高端珠宝,其消费者是有钱人,在这些人眼中,价格高的珠宝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珠宝公司正是利用这点打造出了新款珠宝这种吉芬商品。
后来很多商家都借鉴珠宝商的这一妙招,打造高端品牌。这些吉芬商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针对高端消费者,因为价格越高,这些消费者越有面子,心理满足感越强。可见吉芬商品,既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又让商家获得了超额利润,对于买卖双方来说实现了双赢。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吉芬商品虽然不符合一般的经济学规律,但却是真实存在于经济学规矩之外的特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