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过年?2023春节倒计时器

什么时候过年?2023春节倒计时器

为什么中国人不在元旦过年?这个问题早在鲁迅就已经开始思考了。他的小说《祝福》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寥寥几句,就充满了鲁迅特有的一种“带有距离感的冷峻”,又有点懒散不恭之态。

这里说的元旦,是西历每年的第一天。中国自从1912年改用西历以来,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但是包括过年在内的传统节日都还是按照旧历来过。对很多人来说,只有快要过什么节日了,才会去查一查旧历的年月。我们觉得这似乎理所当然,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国家都会这么长久地在节日上恪守旧历。历法变了,节日就按照新的历法,似乎更方便一些。比如日本也过七夕,但是他们的七夕一般就是新历的7月7号。其实民国时期政府就曾屡次提倡按照新历过节日,甚至为此禁止卖旧历的日历,但终因民间不从而未能成功。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在节日上这么恪守旧历呢?其实我们现在用的旧历,是清代初期来中国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制定的,已经不全是土产了。那么其恪守的价值在哪里呢?

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节日来源于时令的概念,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刻的时令意义。而时令在中国文化中,又是十分重要,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国家的政教等。

一、中国节日特有的时令意义

把英文的festival翻译成“节日”,单就翻译而言没什么问题。但是深究下去,节日在中国的意义和在西方是非常不同的。在西方,节日一般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如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劳动节是纪念1890年的劳动者游行等。中国则不然,节日主要是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时令。比如清明是春意正浓,中秋是秋天的中点,重阳是秋高气爽等等。

中国人对时令的这种看重,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上古时代文献传下来的的不多,但是却有两篇历法性质的《夏小正》《月令》。当时的历法要详细记录不同季节天地万物的变化,并以此指导国家政治。比如《月令》中的孟春之月(春天的第一个月),先是说到了孟春到来在天文星象上的标志等,然后说孟春景物:“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并且说这个月必须进行“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等一系列政治和生产活动。如果在这个季节做其他季节应该做的事,那可能就会引起灾祸——所以如果用了西历,那在古人看来,岂不是全乱套了?后代对这种先秦历法也有所继承,一直到清代,还有《康熙御制月令》。我们现在见到的“黄历”,也与这个传统有关,只是其中宗教和迷信的色彩又大大增多了。

中国人对时令的敏感,也体现在后世的诗歌中。汉魏诗歌中时序流转是一个最重要的母题。到了晋代,诗歌的开头写一写时序流转,似乎成了一种“套路”。比如陆机《梁甫吟》开头:“玉衡既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长歌行》开头:“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赠尚书郎顾彦先诗》开头:“大火贞朱光,积阳熙自南。望舒离金虎,屏医吐重阴。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等等。

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活动,也无不是与特定的季节有关。踏青赏月自然不必说。即使是登高,如果用西历变成了夏秋之际的时候登高,太热不说,重阳那种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氛围,就完全没有了。并且有人说重阳节登高避忌的古俗,正是源于人们对这个季节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有着特殊的感受。

也许我们会想到: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这不是更像西方节日吗,这是中国节日中的一个“另类”吧?其实不然,端午节是不是由纪念屈原而来,其实是很成问题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阳气居中正盛的意思。因为五月初五正在夏天的中间一个月啊!

二、“过年”意味着什么?

过年在中国意味着“辞旧迎新”,所以大年夜叫“除夕”,新年第一天叫“元日”。古人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民间传统上在过年之前一定要打扫屋子、把所有衣物和床上用品洗干净,这才算有新气象。就时令而言,则是冬天过去,春天到来的象征,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民国政府不愿意承认旧历年的“元旦”地位,所以将其定名为“春节”,沿用至今。这个名字倒真是贴切!其实过年的时候还是很冷的,有时候还大雪纷飞。但是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这是春节,而不是冬天的节日。不信的话,您稍微一琢磨从小看到过的那些“春联”的内容就明白了!

我们看《月令·孟春》的说法:“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正是春回大地的景象。再看唐诗中对过年的描写。张说《元朝》:“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都是强调了“春”字。初盛唐的宫廷在过年前后有一系列的君臣创作迎春诗歌的活动。比如“立春游苑迎春应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人日赐彩缕人胜应制”等。所谓“人日”,是大年初七。初唐重臣崔日用就有这么三首诗留下来。《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乘时迎气正璿衡,灞浐烟氛向晚清。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凤阁斜通平乐观,龙旂直逼望春亭。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倾贺水心铭。”《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新年宴乐坐东朝,钟鼓铿锽大乐调。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彩笔颂春椒。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梅和雪在后世往往代表冬天,但你看他说“宫梅殿柳识天情”“上苑梅香雪里娇”,在心中春意盎然的初盛唐人那里,这些却是可以代表春天的。

我们现在用的旧历,虽然是清代初期来中国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制定的,但基本延续了中国传统历法对季节的体现,仍然是可以追溯到先秦的传统历法“夏历”的。如果过西历的元旦,过了年了,最冷的时节还没到,也完全没有春回大地的迹象,那哪里还有过年的感觉呢?所以不但民国政府提倡过新历年的运动失败了,就连西周颁布的“周历”,以传统夏历的十一月为一月,一月变成三月,这在民间也同样普及不开。

总之,这样的节日观念,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的心里,即使我们自己未必能意识到。如果把所有的节日都改成按照新历来过,过年离春天太远、清明节还太寒冷、中秋节未必月圆不说,即使不那么依赖季节的节日如七夕,也让人觉得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语),少了点醇厚的味道。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7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