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3—262),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另六人为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音乐造诣相当高。
嵇康善弹琴,时人向秀说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思旧赋》,见《晋书· 向秀传》) ,他自述可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兄弟才从军诗》)。
但他从不轻易对人演奏,每逢知心朋友相聚,他才“素琴挥 雅操,清声随风起”,“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酒会诗》)。他更多时候是“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晋书· 嵇康传》)。
嵇康不但长于器乐的演奏,而且也长于琴曲的创作。明代汪芝编辑的《西麓堂琴谈》中录有嵇康的《长侧》 和《短侧》,明代朱权所辑的《神奇秘谱》上卷录有嵇康的《长清》和《短 清》,四者合称《嵇氏四弄》;另有《风入松》、《玄默》、《孤馆遇神》等几首琴曲。
嵇康的音乐理论集中体现在《琴赋》和《声无哀乐论》中,前者是小巧玲珑的咏物辞赋,后者是气势恢宏的理论巨篇,尤其是后者,颇见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 (刘勰《文心雕龙· 论说》),被人评为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具有浓厚思辨色彩的专门性美学论文,饱含着对美与美感的关系的考察,极大地强调了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态度的重要作用。
而嵇康与《广陵散》的一段情缘更是魅力无穷,流传千古而不衰。《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一首富具斗争意志 和反抗精神的曲子。
据后人推测,《广陵散》即蔡邕《琴 操》所记的《聂政刺秦王曲》。全曲共四十五段,分为开指(一段 )、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六大部。 魏晋南北朝时,《广陵散》曾以相和曲的形式广为流传。
嵇康得《广陵散》,有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太平广记》卷三一七《灵异志》和《晋书· 嵇康传》记载,有一次嵇康乘兴畅游洛西,暮宿华阳亭,月夜时分百感交集,引琴而弹,响彻山谷,忽然有客前来造访,自称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辞甚清辩,情浓之时,便向嵇康索琴而弹奏了“声调绝伦”的《广陵散》,因惺惺相惜,遂将它传授给嵇康,并要嵇康发誓不传他人。嵇康重然诺,至死未将《广陵散》传给他人。此则故事恐系后人杜撰,但嵇康擅弹《广陵散》却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一曲广陵散,千古断人肠
魏元帝景元三年(263年),吕巽奸淫胞弟吕安妻子保氏之事败露,心怀鬼胎的吕巽,恶人先告状,反诬吕安侍母不孝,吕安因此而蒙冤下狱。嵇康素与吕氏兄弟友善,出面调停,亲自去狱中探望吕安,并义不容辞地替吕安辩诬。“(吕)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 (《魏氏春秋》),吕安让嵇康为其作证,嵇康义不容辞,承诺帮其洗刷冤屈,愤而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
与嵇康曾有过节的钟会落井下石,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诛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 ,无以清洁王道” (《世说新语·雅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 此语正中司马昭下怀,遂下令以“与不孝人为 党”的罪名将嵇康投入监狱。 公堂对簿之时,钟会又给嵇康加了两条罪名,“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嵇康想要帮助毌丘俭谋反,全依靠山涛不让他这么做”,“言论放荡,非毁典谟”,主张铲除嵇康“以淳风俗”,欲将嵇康置之死地而后快。
太学生数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亦不能免除嵇康的死刑。这年八月甲辰日,年仅四十岁的嵇康被押赴洛阳东郊的断头台。嵇康神情孤高,顾视日影,见行刑时辰尚早,遂从容不迫优然索琴而弹《广陵散》。一曲弹罢,仰天长叹:“昔袁孝民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但实际上《广陵散》并未因嵇康的去世而成为“绝响”。
《宋书》卷九三《隐逸传》说:“(戴禺页)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玄》、《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可见嵇康死后,《广陵散》仍在世上流传,而且戴禺页所弹之曲已有所发展,并不拘泥古调,墨守陈规。
《广陵散》琴曲谱现存于世的有明代的《神奇秘谱》、《西麓堂琴谈》等本。今人管平湖先生即擅此曲。1958年,音乐出版社根据管平湖先生的演奏以五线谱形式记下此曲谱,并出版了《广陵散》一书 ;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广陵散》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