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阔步追,禺谷红霞坠光轮。口渴吸尽两河水,精疲力竭化邓林。意志弥坚解奥秘,扑朔迷离够神奇。气吞山河气不泯,追逐光明激后人。
“夸父逐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神话,体现了中国先人始祖追求光明和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远古时,有位叫夸父的人,高大魁梧,立志要追上太阳,创造一番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夸父双手握着两条黄蛇,耳朵上还挂着两条黄蛇,随身带着一根手杖。一日,当太阳升起时,他阔步狂奔追赶而去,一直追到一个叫“禺谷”的地方。传说中,禺谷是太阳休息之地。太阳向西运行到此处便开始洗浴,浴水染红了晚霞,然后它就在庞大的若木上休息,为第二天的升起养精蓄锐。
夸父在太阳再次升起时,就迈开大步追赶眼前这团巨大而红亮耀眼的火球,终于在禺谷跑进太阳的光轮中,完全被光明所包围了。正当他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庆幸时,忽然感到口渴难耐。于是他便停下来,弯下腰去喝黄河及长江中的水。他大口地吸着,不一会就喝干了两条河中的水,但仍是不解渴。他又要去喝大泽中的水,于是就向北方的大泽跑去,大泽的水域纵横千里,一望无际。但由于夸父耗力太多,还没到达大泽,就精疲力竭,气绝身亡,如同一座高山倒下来。手中的柱杖也滑落到地上,化作一片果实累累、枝浓叶茂、郁郁葱葱的邓林(桃林)。
据传湖南有一座夸父山,山上有夸父架锅用的三块巨大石头。另外传闻河南与陕西两省交界之地的灵宝县东南方,也有一座夸父山,在山的北侧,生长着一片绵延几百里宽的桃树林。
原始人类对与生活休戚相关的太阳有很多探求和好奇,也留下了许多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或许在古时的某一天,真有一个叫夸父的人,想追上太阳,便傻傻地奔跑,有人看见了,就编下了这段“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逐日的神话,也是上古著名的神话之一,最早见于《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极大,而有时也会灼焦庄稼,造成干旱,原始人当然是很想了解和驾驭它的。夸父逐日反映了古人探索太阳运行规律的兴趣,对它观察、了解并进而控制太阳。原始人将太阳拟人化,认为太阳也由父母生养,住在高大的扶桑树上,每日由羲合驾车巡行,东出西落,并且运行前还要沐浴。神话中太阳的来历、行踪、活动等符合人类的生活逻辑,圣洁光亮,具有神的威力。由于太阳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远古神话对太阳的礼赞和追求显而易见。
夸父的形象体现了原始人了解太阳奥秘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他们征服自然的宏伟理想,整个神话充满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值得中华儿女学习和敬仰。夸父虽死但豪气不泯,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将手杖化作桃林,以其不灭的意志,幻化为生生不息的茂密树木,也留下了千古照人的精神。一个与日竞走、气吞山河、意志坚强的夸父,给我们以奋斗不息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