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状元”,想必各位朋友都非常熟悉,他指的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排名第一的那一位,在这里笔者有必要“炫耀”一番了,因为江西第一位状元:卢肇,是笔者的同乡,距离笔者住址不过三百米。
时至今日,在我们的高考排名中,也能听到“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省状元”等称呼,但是古代的状元却是只有一名。而“榜眼”、“探花”的称呼,喜欢NBA的朋友们听的比较多,他分别指的是在选秀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在古代则指的是殿试排名第二和第三的。
那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我们先得了解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可谓创始于隋朝,在唐朝正式确立,成为选官考试制度,在宋朝得以完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它成为了无数寒门子弟走向仕途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从唐朝武德五年(622)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这一千多年之间,共产生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这当中不乏救世济民,名垂青史的大人物。科举考试竞争也十分激烈,需要通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最终在殿试中排名前三的便是:“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最后在殿试中排名第一的考生。他之所以叫状元,是因为在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由皇上任命的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由门下省,门下省再将其写成“状子”,在将“状子”呈交给皇上以予恩准。由于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叫“状头”,是朝廷命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的专业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的称呼不雅观,就改称“状元”了。
榜眼
“榜眼”之称开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当时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都称为“榜眼”,其意为第二、三名分别在“状元”左右,像其两眼,故称“榜眼”。
北宋初年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提到:“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清朝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
“探花”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是在当时并不是指在殿试进士中排名第三,只是一种戏称而已,与登第排名无关。之所以称为“探花”,是由于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春季,此时恰逢京城杏花盛开,新科进士会举办一场游园盛会庆祝自己中第,在这场游园会中挑选两位年少英俊的进士作为“探花使”,负责采摘鲜花迎接状元,故称探花。
实际上,“状元”、“榜眼”、“探花”,都只是民间的习惯用语,而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