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不罕见,但修了140年、年门票收入两亿美元、还未完工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烂尾楼,这世上有且仅有一座。
这一奇迹,就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
本周五(12月16日),圣家堂首次点亮了今年完工的最后两座塔楼。
据描述,这两座尖塔分别献给福音传教士圣路加和圣马可,顶部雕刻着两个大型雕塑——公牛和狮子。
当天,圣家堂首先举办了一场传统的圣诞节音乐会,以纪念其设计师和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随后两座塔尖被灯光点亮,它们将一直持续闪亮至1月8日。
在这两个新结构完工后,圣家堂的最终高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35 米。目前,这项伟大工程规划的18座塔楼中,已有11 座现已完工,其中包括六座中央塔楼中的一半。
“到2023 年底,我们计划完成献给马太(Mathieu)和约翰(Jean)的塔楼,届时我们将为传教士们进行揭幕仪式”,负责建设圣家堂的私人规范基金会副总裁伊斯特夫·坎普斯(Esteve Camps)解释道。
本次两座塔尖的点亮,也标志着这个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建筑项目,终于又向完工日期——2026 年——迈进了一大步。
之所以将完工日期选在2026年,是因为那年也将是圣家堂设计师、建筑师高迪逝世一百周年。届时,建筑委员会计划按照高迪的设想完成耶稣基督塔。而它172.5米的高度,将使它成为全世界最高的教堂。
作为人类拖延史的代表之作,圣家堂的传奇历史要从1872年说起。当时,巴塞罗那的一位书商从梵蒂冈旅行归来,萌生了在家乡建造一座教堂的想法。
1882年,圣家堂正式开始建设。次年,年仅31岁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临危受命,成为了圣家堂的设计师和总负责人。
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高迪的设计风格复杂而新颖,善于运用线条,个人色彩极为强烈。
对于圣家堂,高迪并没有囿于传统教堂的设计模式,而是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融合了哥特风格与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让整座建筑显得别具一格。
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圣家堂舍弃了一切简约的直线线条,螺旋、双曲线、抛物线等优美的弧度,支撑、围绕着整座教堂。
不仅如此,高迪还将从自然中获得的灵感融入到教堂的设计当中——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洞穴、山脉与海洋交织延展成广阔的空间,在花窗玻璃的映衬下投下斑斓的光影;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飞禽走兽是如何承托起整座建筑,并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气息。
繁复的雕塑也是圣家堂的特点之一,它的东、西、南三个立面分别刻着耶稣的诞生、受难与上帝的荣耀。
笔触之细腻入微、人物之生动形象,堪称一部浮雕版的《圣经》。
作为一座赎罪教堂,圣家堂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捐款。由于资金流不稳定,再加上设计师高迪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圣家堂的建设进度十分缓慢。
但面对人们的质疑,高迪却回应称:“我的客户并不着急。”
在高迪眼中,圣家堂是奉献给上帝的艺术品。他相信上帝拥有所有的时间,因而这座建筑在他眼中更像是一颗包含了爱与美的种子,他负责播种,而圣家堂则需要在时间的浸润之中茁壮成长。
直到1926年车祸去世之前,高迪将整个人生的43年全部奉献给了圣家堂的设计和建筑工作。在他去世时,圣家堂完成了大约15%至25%,更多的设计则被暂时保存在一张张手稿之上。
自此之后,圣家堂的建筑工程可谓屡遭波折——
高迪去世后,建设工作在其门徒多梅内克·苏格尼(Domènec Sugrañes i Gras)的指导下继续,但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被迫中断。
加泰罗尼亚无政府主义者在战争期间摧毁了部分未完工的大教堂和高迪的模型和车间,工程就此陷入停顿,直到1954年才再次动工。
人们对火灾中留存的建筑残骸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同时在高迪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1984年,圣家堂以“安东尼·高迪的作品”(英语:Works of Antoni Gaudí)名义,与其它6座位于巴塞罗那的建筑共同被登录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筹集修建资金,还未完工的圣家堂决定对外开放。每位访客的入场费为26欧元,据估计,圣家堂每年的门票收入超过2亿美元(约1亿9千万欧元),足以支撑其每年2500万欧元的建设成本。
2010年,圣家堂中殿封顶,并安装上了管风琴,从此圣家堂可被正式用于宗教活动。
2020年3月11日,由于疫情影响,圣家堂暂停开放所有的参观行程,同时也暂停一切施工。同年7月25日,圣家堂重新对外开放所有民众入场参观,建设工作也重新开始。
曾经有人说,“要看到圣家堂完工”,是支撑许多西班牙人度过人生低谷的信念之一。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季节,圣家堂点亮的塔尖,也许也预示着你我——
不要放弃希望,崭新而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一切愿景终将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