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
莱昂纳多.达.芬奇逝世五百周年前夕,卢浮宫计划办一场盛大的专题活动,要求法国政府和意大利签署商借协议,把在意大利的馆藏达芬奇作品租借到法国展出。意大利朝野顿时众说纷纭,许多人认为,达芬奇属于佛罗伦萨、属于米兰、属于罗马,然后才属于巴黎,所以应该是卢浮宫配合意大利博物馆才对。
卢浮宫为什么可以对达芬奇如此高调,因为拥有《蒙娜丽莎》,拍卖行里会有梵高作品的天价竞拍,却没有人敢对《蒙娜丽莎》提出估价。有了无价的镇馆之宝,卢浮宫就变成了世界的卢浮宫。
达芬奇《蒙娜丽莎》1503-1507年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贵族吉奥孔达的第三任妻子画的肖像画,前后用了四年时间,这就不会只是肖像画那么简单了,画中的模特在岁月的流逝中一定会有所变化,红颜易老,即使再好的保养也会被高明的画师捕捉到,因此,达芬奇画中有美丽的流殇、有忧喜的交替、有人生的思考,这些密码都集中在女主人神秘的微笑中。
宁静的微笑让观赏者手足无措,因为笑的神秘,使人一见其面后再也无法忘记,仿佛观画者和画中人在分享同一个拥有,你悲哀,微笑就是伤感;你快乐,微笑就是光明。傅雷先生解读道,“它给予我们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在微笑面前,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心中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用微笑来表达人生,他可能已窥破了生命的本意。地球万物中只有人类拥有笑脸,他们以自己的艰苦卓绝赢得了大自然的褒奖,使他们可以尽情地宣泄感情,悲伤了能流泪,高兴了能欢笑。人类从有了笑脸的那一天起,就逐渐把它运用到极致,大笑、苦笑、憨笑、傻笑、嬉笑、嘲笑、狞笑、奸笑、含泪的笑、皮笑肉不笑……那么他们最初的笑是什么?会发生在什么时候?人类最原始的笑脸一定是一种微笑,也许是繁衍生息后的喜悦(《丽达与天鹅》),也许是信仰寄托中的指点(《施洗者圣约翰》),也许是生命宁静时的安然(《蒙娜丽莎》)。五十岁以后的达芬奇用自己的领悟连续表达着这种微笑,神秘的微笑。
黄永玉先生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中曾趣谈起这种神秘的笑,说如果你在意大利的公交车上发现某位女士对你发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最大的可能是你裤子的门襟拉链没有拉好,如果有男士对你这样笑,请你检查一下自己的钱包还在不在。
达芬奇没有把画好的《蒙娜丽莎》交给委托人,而是一直留在身边。1517年,65岁的达芬奇把它随身带到法国。1519年达芬奇去世,《蒙娜丽莎》成为法国意外收获的瑰宝。
副篇
文艺复兴的号角在意大利首先吹响。欧洲漫长的中世纪走了千年,宗教钳制下的黑暗终将过去,天时上迎来晨曦的光亮。意大利拥有古罗马辉煌的历史,占据了复兴在地利上的优势。有了天时地利还需要有人和,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意大利人才辈出,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在文学领域率先举起思想解放的大旗,知识代替了信仰,英雄代替了圣像,科学代替了神学,人的时代开始了。波提切利的《春》宣告艺术春天的来临。达芬奇和稍后的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共同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推向巅峰。
值得一书的是,新的文学艺术还要有能够欣赏理解的人,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为这个黄金时代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商业家族在攫取第一桶金后,他们的后代往往更注重文化的修炼,这就是所谓的一代富翁三代贵族,许多文艺作品的背后都有这个家族的影子。
1452年达芬奇诞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小镇,十四岁开始学画,二十岁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韦罗基奥、达芬奇《基督耶稣受洗图》1472-1473年
学徒时代的达芬奇在老师韦罗基奥的《基督耶稣受洗图》中添了左下角的两个天使,老师为之惊艳。
达芬奇《天使报喜图》1475年
在《天使报喜图》中达芬奇运用透视法,一层层地推进空间。
达芬奇《岩窟圣母》1483-1485年
《岩窟圣母》的天使脸上有了神秘的笑容,天使的手指指向圣婴耶稣。以后达芬奇还会再现这样的笑容和手指。
达芬奇《吉内薇拉·班琪》1480年
达芬奇《报银鼠的女子》1490年
达芬奇的人物肖像画显出宁静的特色。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壁画1495-1497年
耶稣和十二门徒表情各异,这是忠诚与背叛、死亡与永生的对话。
达芬奇《施洗者圣约翰》1513-1516年
达芬奇在《丽达与天鹅》中出现了神秘的笑脸,《施洗者圣约翰》中约翰的笑容也同样诡异,他的手指加深了这种神秘。
达芬奇《自画像》1516年
64岁的达芬奇显得苍老,但双目有神。一个在科学、美学和哲学上都取得过辉煌成就的老人用这样的眼光注视着他身后五百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