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满堂,更是体现一户家族兴旺与否的标志,近代民国时期,即便不全是富裕家庭,对于生儿育女门户也十分看重。
而对于“计划生育”的倡导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与人口学教授马寅初,他提出建议全国人民一个家庭只要一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独生子女”家庭。
而这种转变,在当初提出时却受到了众多的质疑,一方面人民对儿女的看重程度思想不易转变。
而另一方面提出“计划生育”的马寅初教授的家庭状况令人唏嘘,他自己就有两个妻子,而儿女个更是有8位之多。
就是拥有这样家庭的人却提出了如此设想,自己已经儿女成群,非要剥夺他人膝下满堂的天伦之乐,这不免引起众多群众不满。
可事实上,“计划生育”是我国发展历史中的必然形势之一,而马寅初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力排众议,最终将“计划生育”落实。
社会人口形态的变迁
中国拥有现如今的和谐社会实属不易,这中间洒下了人民数不尽的热血,民国时期中国有四万万人口,而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口伤亡数据达到10%,再加上4年内战,我国人民群众可以说是直速下降。
直到1949年,中国迎来了和谐社会的篇章,但社会发展需要时间,还是有非常多的劳苦大众经历风餐露宿,好在没有了战争,再苦再难凭借劳动都能解决温饱问题,而这时国家是倡导多生多育的。
我国每个家庭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情又极为看重,那时候结婚生子是头等大事,生儿子更是终极目标,传宗接代的思想直到现如今社会也有小部分人群十分看重,更别说当年思想简单纯朴的人民了。
如果生出来女孩儿,那必定是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家家户户也以此为荣,这就导致每一个家庭孩子基本都有三五个甚至更多。
可任何发展都不可能是毫不节制的,建国之后我国人民群众在这种没有约束没有节制的人口发展中,导致了人口剧增现象,可人口增长上去了,我国经济发展却难以平衡,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不要提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这种情况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农民群众越来越多,对于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吃力,而就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国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了解决方案。
他向领导提出“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不能再这样没有节制的让人口发展下去,否则我国的经济环境无法大幅度提升。
马寅初生于1882年,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的他对新事物都非常好奇,并且善于探索,当步入青年时代时也非常热情高涨的想要凭借自己的学识救国。
他知道改变中国现状挽救当时的衰败需要更新的思想,更新的文化,于是毅然去到了美国求学。
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之后,马寅初选择了经济学专业,他想要凭借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成之后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马寅初对学习的热爱也不负他的坚持,拿到了耶鲁大学经济学管理硕士学位。
回国之后马寅初在北京担任经济学老师,在这期间,可以说马寅初是看着我国一点点茁壮成长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次人口普查中,马寅初产生了对中国未来的担忧。
于是马寅初开始四处奔波调查人口实时数据,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已经慢慢开始得到改善,但马寅初却认为这并不容乐观。
如此辗转腾挪三年时间,看着家家户户孩童的情况,更加坚定了马寅初的想法,他觉得如今社会人口与以前不可比拟,现阶段中国要发展,必须要控制人口数量。
于是马寅初撰写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并且在人大会议之上阐述了自己观点,对于社会人口形态变迁的进程中,每一个阶段干什么事情都有它重要的意义。
而如今国家资源有限,而人口却无限增长,如此以往,势必会加重负担,甚至会让中国人口产生更严重的食不果腹问题。
会议结束之后,领导开始关注这个议题,在多方探讨中,最终同意了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才有了长达33年的优生优育人口发展。
可是在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质疑他的人也比比皆是,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寅初的家庭情况。
备受质疑的马寅初
马寅初的家庭结构要从他的第一任妻子张团妹开始说起。
在谈婚论嫁的年龄,马寅初也不例外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平凡家庭出身的张团妹。
虽然张团妹没有文化,但马寅初对长辈的要求十分尊重,并没有嫌弃这个妻子,很快两人便组成了家庭。
结婚之后张团妹持家有度,马寅初忙于他的学业,张团妹便在后方做后盾,两人的生活也有滋有味,而张团妹也给马寅初生下一男孩儿,这让两人关系更加亲近。
但好景不长,这个男孩儿在还没满月期间便生病夭折,而后张团妹又先后为马寅初生下三个女儿。
那时候男尊女卑的思想还在,而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更是刻画在每一个人心中,没能再为马寅初生下儿子,这让张团妹自责难过,她觉得是他让马家断了根基。
思来想去张团妹便与马寅初商量让他再纳一妾室,因此便有了马寅初的第二夫人王仲贞,对于后世人们对马寅初的质疑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这个妾室。
王仲贞是张团妹女儿的同学,比马寅初小22岁,在嫁给他时仅仅只有13岁。
如果回到那个半殖民半封建的时期,女孩儿这个岁数嫁人是常有的事情,只是马寅初作为后世著名的经济学家又是人口学家,反而此前的事成为了众多人的诟病。
在迎娶了第二夫人王仲贞之后,她也不负众望的为马寅初生下两个男孩两个女孩。
除了早逝的大儿子,马寅初的七个子女都正常长大成年,而随着马寅初的学者地位逐渐攀升,在提出人口问题时,立刻便有人将矛头指向了马寅初本身。
因为“计划生育”这个问题讨论中,还有过一件趣事,当初在闲暇中主席与马寅初聊天。
马寅初曾半开玩笑的说中国人口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农村根本用不起电,所以就休息的早。
而主席也有趣的回答说:“照你这么说来,你生了八个孩子,是因为你家也没有电了?”
实际上马寅初那个时期确实是没有电,但这样的对话也让马寅初面红耳赤,不知如何作答,但也都是趣话罢了。
对马寅初提出的方案质疑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子孙满堂。
还是有很多人是由于传统思想的作祟,和重男轻女的导致的生育需求而反对,还有一些生活条件好的群众他们需要子承父业,如果只有一个孩子,怕撑不起自己生意的摊子。
另外就是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并不是所有工作人员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动员大家的,不论哪个时期都不缺乏暴力办公的人,这让本身就看重生育的家庭们更加反感这个政策。
传统的观念不是随着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就能被抛之任之,开枝散叶,子孙满堂,养儿防老。
这几乎是每一个家庭期盼的生活状态,让这些人一下子去接受只能生一胎并且是强制性,可以想象大部分群众对待这件事情的反感值,更别提提出方案的马寅初了。
而换在部分企业角度想,医院里的妇产科因为一胎政策势必流量减少,做婴儿用品服务市场的人生意也会急剧下滑,甚至于房地产行业,没有了那么多孩子,购房需求也会大幅度减少。
所以不愿意执行“计划生育”的人比比皆是,而每一个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不会去考虑国家的发展,只能看到当下于自己的意义。
可仔细想一想,马寅初的决定绝对不是错误的,否则也不会在重要会议成立并执行,就拿如今印度来说,人口密集泛滥,但是人们生活水平却跟不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而这一切需要经济来作为支撑,有了更好的经济,人民都富足起来,这才是祖国强大的根基。
马寅初正是高瞻远瞩了这些,才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即使这个方案困难重重,他也从未放弃。
坚持“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马寅初通过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与经济方面的独到见解,列举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必须先控制人口发展的理论。
对于我国在当时的财政状况,马寅初提出由于中国人口阶梯式增长,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流向了民生问题。
大量的新增人口分去了国家一大部分财政资金,导致国际发展速度变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在较低水平,所以,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有利于国家的良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外因我国人口无限增长,那么为了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温饱,国家把大量精力和政策投入到农业和小规模生产工厂,导致规模化企业举步维艰,大规模支柱企业难以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国家由农业向工业转化进程缓慢,这显然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
而人口便多了,粮食需求量就大,我国农民耕作一年的产粮,除去一家人的生活所需,一般没有过多的结余,而这种结果就造成了以粮食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缓慢。
同时,粮食出口量小,重工业设备进口受阻,形成恶性循环,人口基数大导致的农业作物结构问题也急需解决。
当时情况国家的耕地面积也是固定的,毁林造田不可取,开荒造田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另一边,是人口增长率逐年增高,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严重问题,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预见人民未来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更是前景堪忧。
这一桩桩一件件,马寅初都是在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对于人口的控制,并非无理可证,经过多年的走访调研,马寅初才印证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寅初顶着巨大压力也要做成这一件事,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平衡进展,“计划生育”势不可挡。
而长达33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里,中国也确实做到了经济发达,人口逐渐奔向小康,家家户户吃饱穿暖,而这些一切是不容易的。
有效的经济一定不是靠更多人来维持的,更不是一部分富裕的人来维持的,真正的富足,是人人富足,人人拥有青山绿水健康的生长环境。
马寅初的方案无疑是成功的,即便当初触犯了一些人或者一些企业的利益,但身怀国家的他并没有因为困难而停止自己的坚持,而是把他的提议快速的想办法定型。
国家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必定要经历艰难险阻,而这期间会付出很大的努力,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
但马寅初在为我国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生活中做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他的婚姻如今依旧有很多人会拿来议论,但在当时的社会我们无法去评价,更不能以现代社会的文明去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
马寅初老先生在1982年去世,而这个百岁老人在生前的成就是不可非议的事实。
1993年,基于对人口方面的付出,他被我国隆重授予“特别荣誉奖”,后来又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他的一生几乎从不停歇,一直致力于祖国发展的道路,事实上,顶住压力,坚持自我,用事实去论证对错,这正是马寅初不可多得的美好品德。
在这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至于他的家庭,随着年代的离去,我们也该放平心态去看待,学之长处避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