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考延期的消息,让不少备考的考生揪紧了心。
对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表示:麻了。毕竟每年的国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报的岗位就少得可怜。仅有的对口岗位,有的还加上了“项目生”、“仅限男生”的条件限制。
当#83所大学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登上热搜,除了本专业学子痛哭“没想到专业都没了”,围观网友纷纷发出疑问:“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管理是一样的吗?公管说的是到底是哪个?你们到底管理了个啥?”
其实,本专业学子也常常扪心自问,“管理了啥,大概是自己的精神状态吧,不疯就不错了。”
有多少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报考前以为公共管理这个专业挺热门的,将来有前途。
而在毕业找工作之际,才意识到原来真的没什么公共事业要交给自己管理。在读或已经毕业了的学子们在专业取消的话题评论区里纷纷附和——关了吧,挺好的。
有些研究生听闻母校专业被砍,自嘲自己本科读了个寂寞,从此“没了娘家”。
而更多孩子们微微一笑,这个专业,什么都学,却什么都来不及学,学着学着就成了“煎饼侠”,摊得好一块又广又薄的大饼,实现了毕业就转业。
作为国内较为年轻的一门管理类学科,不少高校在开设公共管理学科时,往往结合本校的学科基础与特色进行教学研究。
要知道公共事业管理细分后有体育管理、医院管理、影片制作管理、图书与情报、应急管理等多达30个方向。
这也就意味着,不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的课表,具有交叉学科什么都学的共同特点,还不同得五花八门。
大多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上的课程离不开以下这些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统计……
此外还会根据专业方向不同,设置法学概论、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等。
△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流行病学》是一门必修课程
可以说,如果跨学科是当前不少专业的重要特点,那么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其中跨学科的翘楚。
但跨的学科领域实在太多,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很容易就陷入读书破万卷、卷卷都概论的境地。
这种多角度通识理论都有涉猎的专业,究竟能做什么呢?公管学子苦笑道:“在家就是高级家庭主妇/主夫,出街就是居委会主任备选人才。”
以及,找个方向准备考研吧(bu shi)。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曾经的热门专业怎么就成了天坑专业了?
要知道,公共管理专业刚开始设立时,是这样的: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完成了率先招生,到了2000年,全国就有57所高校招收该专业, 2001年一年间发展到了132所,许多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率高100%。
而这个专业的设立背景,是2000年初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开始向公共服务型过渡,因此需要更多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人才。
但在高校自主办学、扩招进程中,学科基础还不成熟、课程设置杂且散乱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有的高校连师资队伍要临时从其它专业“转行”拉过来。
而且短短5年220多家学校迅猛招生,可现实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显然没有这么大。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野蛮生长起来的专业,招生很火爆,却配不上就业的现实情况。
实际上,83家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5年时间里陆续被关停的,平均一年16.6家,是近年来被高校撤销最多的专业,而取消的理由逃不开最重要的一点:就业难。
此前有人根据586份就业数据分析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会输送到房地产、物业管理、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快消、环保、计算机服务等行业,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房地产方向,占比14%。
相比于热衷于慈善与志愿性服务、各类社会活动等等非营利活动的欧美国家,在中国读公共事业管理的同学们毕业后,就业渠道确实少了很多——而且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大型公务员备考培训机构。
△没想到吧,上课就直接是公务员考试模拟训练
但事实上,在考公、考编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可以报考的岗位其实并不多,只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岗位就更少了。
举个例子,在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计划中,172个中央党群机关岗位,除去“三不限”,只有15个岗位面向公共管理大类的学生,想要上岸还得和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朋友们全力PK。
开设的课程繁杂、难以深入,作为“万金油”专业的代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不少学子,本就是调剂而来,对专业稍加了解后又开始了就业焦虑。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却常常被现实搞到自我怀疑——去应聘人事专员?企业为什么不招人力资源专业的?
去应聘财务会计?凭什么证明自己和会计专业的一样优秀?
去应聘营销策划岗位,也有市场营销专业同学是竞争对手。
正因为核心课程竞争力不足,就业方向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历经了一波热闹后,就业率逐渐下降。
近两年,不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都不足80%,个别高校甚至只有50%,因此公共事业管理才成了“专业撤销大户”。
2021年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被裁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裁撤专业名单里占比接近3成。
△2021年北京市撤销专业名单(部分)| 来源:教育部
至于考研进修,本科就业就已经是“老大难”了,公共事业管理硕士(MPA)虽然好一些,但也逃不开“就业前景宽阔,绝对对口专业几乎没有”的情况。
只能说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涉猎广泛的课程设计,在考研转专业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来说,由于不少相关知识在本科阶段就有学习,因此可以报考如社会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面对这样的“专业前景”,公管人只好说一句:作为传说中“管理学中的管理学”,可为什么没有多少公共事业愿意交到我们手上进行管理,我们不要面子的吗?
在人文社科领域,带“管理”字眼的专业,总是更容易满足人们对都市职业的想象——西装革履、谈判商战。
但事实上,从事管理工作的不仅有西装革履,也有安全帽和大雨靴。
根据学科分类,管理学门类共包括9个专业类,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等。
而这九个专业类各自还会细分,共计包括59个本科专业,授予的学位从管理学学士、理学学士到工学学士,不尽相同。
但由于经管不分家,相比于高分才能上的“金融专业”,一些人会选择沾边的管理专业曲线救国,之后再谋划进入高薪的金融行业,从而实现从白领到金领的职业规划。
其中工商管理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就是很多人进入金融行业会选择的跳板专业,比如北大光华学院,就因为顶级殿堂的光环,学院里的工商管理专业一度成为高考状元的大热之选。
可惜的是,尽管工商管理号称为企业培养管理型人才,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业务还没弄清楚,能管理的恐怕只有面对奇葩同事和领导时的表情。
打算读个研吧,还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报读MBA、EMBA项目,理论和实操都是降维打击。
当潮流退去,如今工商管理在读的同学都打出了“快逃”两个字。
而行政管理也是如此,看起来每家企业都会设置行政的岗位,但却有着门槛低,谁都可以做的社会认知。而且学子们依然将它看为“公务员预备役”专业——即使和公共事业管理一样,考公也大多只能选“三不限”。
还有一些管理专业的“衰败”充满了命运的况味:2019年考上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的同学们,今年正好大四了,而经过几年疫情,旅游业从业人员早已经转行了。
别人:毕业就失业,但至少前辈们大多都还占着坑儿。
旅游管理的同学们:行业萎缩,前辈们大半都转行了。
比惨,他们赢了。
可以说,“万金油”是不少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共通属性,以致于如今高考选专业,都有前辈们苦口婆心劝告——家里没矿,不要学管理,管不了前途,管不了钱包,读书摆烂,更管不好你自己。
近几年我们在讨论生化环材等就业天坑,以及土木工程、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曾经火过一时的专业时,避免不了提到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市场供需关系。
诚然,专业冷门还是热门与社会需求有重要关系,即使一些专业不是市场急需的,但这些专业承载的知识、技术、文化,例如考古学、古生物研究等冷门偏僻的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读哪个专业,更重要的还是兴趣和热爱,否则都不会长久,而毕业后大家的职业选择也都是五花八门的,毕竟人生不止这一次专业的选择,只要你一直拥有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