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合卺之欢”,就是古代婚礼中,新婚夫妇行“合卺礼”的喜悦欢乐,那么在古代婚礼中,“合卺礼”又是什么呢?
“合卺礼”历史悠久,始于周朝。
周朝刚刚建立之时,世风硗薄,民间婚俗混乱不堪,男女滥情,就像是现代这般开放,未婚先同房者多不胜数。
当时的周朝执政者认为这样下去有伤风化,于是就规定,任何男女之间没有成婚之前不可以同房,必须要成婚之后方可同房。
周朝建立后没几年周武王姬发就去世了,成王年幼,于是就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代为执政,因此,人们又将男女婚后同房称之为“周公之礼”。
周公定下“周公之礼”后,他认为婚礼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万万不可马虎,于是又制定出一系列从说亲到成婚的繁琐礼节。
这就是历史上周公对婚礼的一次大改革,他将男女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合称“婚义七礼”。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注重礼仪,尤其是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情,期间有着诸多规矩,演变到如今,由于地区的不同,各地也有着许多不同的风俗。
规矩的繁杂,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些祖制,来寓意着未来夫妻和谐,家庭和睦。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可见夫妻和谐的重要性。
有了“周公之礼”,古人也将婚前贞洁看得十分重要,因此许多人在成婚之前都没有什么同房经验。
为了让新婚夫妇快速增进夫妻感情,“压箱底”这一风俗也应运而生,所谓的“压箱底”,其实就是一种新婚生活教育的东西,有了它就能够让新婚女子更快地熟悉男女之间的事情。
“压箱底”一般都是女方的母亲将此物交给女方,从而让新婚夫妇快速了解男女同房之事,达到夫妻婚后生活和谐的目的。
除了这些之外,在古代的婚礼中,还有着一项极为重要的礼仪,就是“合卺礼”。
卺(jǐn)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多用来做瓢。
所谓“合卺礼”,就是用一种匏瓜,将它从中间一分为二,新郎与新娘各执一半。
这种匏瓜非常苦,通常被人们称为苦葫芦,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瓢。
而“合卺礼”就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
两只瓢的瓢柄用线连接在一起,寓意着新婚夫妇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象征着由婚礼将两人连为一体。
当然,“合卺礼”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象征,由于苦葫芦苦涩无比,因此将酒倒入其中,新婚夫妇所饮之酒也就是苦酒,寓意着男女双方成婚之后,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苦葫芦合二为一,二人就是一个整体,只有懂得患难与共,才能迎来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引自《三字经》),它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一种简单的礼仪,其中却蕴含着多种美好的寓意。
“合卺礼”其实就是现代“交杯酒”的前身,不管是通过影视作品也好,还是现实中的婚礼,人们都对“交杯酒”较为熟悉。
众所周知,“交杯酒”是婚礼中一个传统仪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很少再去遵循古制,现代的“交杯酒”也成为了一种随处可见的常态,在一些同事聚会中,或者一些酒桌上,通常人们为了开玩笑也会让原本没有夫妻关系的男女在一起喝上一杯交杯酒!
因此,“交杯酒”存在的意义,已经不能与往日相提并论了。